更多其它專題
- ·全固態電池到2030年能量產嗎?如果量產,市
- ·起火致“2死5傷”,鋰電池自燃何解?
- ·“內卷”加劇背景下,中國粉體設備行業如何迭代
- ·從粉體到電力——陶瓷燃料電池涉及哪些熱點材料
- ·企業打起“退堂鼓”,磷酸鐵鋰的錢不好掙了?
- ·資源爭奪加劇,中、美、歐為何都“緊盯”這16
- ·印度礦斷供謠傳背后的高純石英原料供應鏈安全問
- ·磷酸鐵鋰生產技術路線與競爭力分析
- ·先進陶瓷一小步,汽車工業一大步
- ·行業“大干快上”,鋰電產業鏈供需矛盾引發關注
- ·氮化鋁粉體國產化替代加速
- ·高導熱絕緣材料“卡脖子”問題怎么破?
- ·分庭抗“鋰”的鈉電池為何遲遲不上車?
- ·“顆粒硅”異軍突起,它能否撼動棒狀硅的主流地
- ·AI崛起,這些高端粉體材料需求旺旺旺!
- ·一 “堝”難求!詳解石英坩堝行業格局及發展現
- ·日本固態電池研發成功,欲反超中國?
- ·特斯拉大砍SiC,GaN替補上位?
搶灘鈉離子電池,備戰儲能大時代
中國粉體網訊 隨著我國“雙碳”戰略實施,風電、光伏等間歇性、波動性清潔能源大規模、高比例接入電網,新型儲能也進入加速規模化發展的“快車道”。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2年底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規模達到12.7GW。可以預見,新型儲能2024年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到2030年市場規模將達10萬億元以上。據國家能源局介紹,在新型儲能中,鋰離子電池占據絕對主導地位,截至2022年底,全國新型儲能裝機中,鋰離子電池儲能占比94.5%。但隨著新能源汽車對電池需求的大幅上升,帶來鋰價暴漲的神話,加上鋰資源儲量低且分布不均等多種因素影響,鋰離子電池顯然無法滿足未來萬億級的儲能市場。鈉離子電池在儲能領域應用優勢凸顯鈉離子電池作為鋰離子電池的有..【詳細】
更多專題報道
- ·鈉電產業周報——寧德時代發布首個鈉離子電池品牌—“鈉新”
- 2025-04-25
- ·16億元!鈉離子電池硬碳負極材料一體化生產基地項目簽約廣東韶關
- 2025-04-24
- ·創新驅動新能源綠色未來,連續式氣氛回轉爐賦能負極材料高效生產
- 2025-04-23
- ·寧德時代推出首個鈉離子電池品牌——“鈉新”
- 2025-04-23
- ·新型儲能與低空經濟兩大萬億賽道交織,開啟廣闊的市場發展新圖景
- 2025-04-22
- ·綿陽流能亮相CLNB 2025新能源產業博覽會
- 2025-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