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能科技(廈門)有限公司

已認證
引 言
鋰離子電池,作為現代儲能的核心,直接決定了電動汽車與智能設備的性能表現。而電池的"心臟"——極片,其柔韌性更是關乎電池壽命與安全的核心指標。脆弱的極片會在充放電中開裂粉化,引發容量跳水甚至安全隱患。如何讓極片既強韌又靈活?本文將揭秘電池背后的技術密碼—極片柔韌性,并解讀元能科技的黑科技測試方案。
極片柔韌性:電池性能的隱形裁判
1:循環壽命的生死線
充放電過程中的應力變化:在電池的充放電過程中,電極材料會經歷反復的膨脹和收縮(例如,鋰離子嵌入和脫嵌時,正極材料如NCM、LFP等會發生體積變化)。如果極片柔韌性差,容易在反復應力下產生裂紋或斷裂(圖1),導致活性材料與集流體之間的接觸變差,增加內阻,最終縮短電池的循環壽命,嚴重的甚至會引發安全問題。
極片粉化問題:柔韌性差的極片在循環過程中更容易發生粉化,導致活性材料從集流體上脫落,進一步加速電池性能的衰減。
圖1. 循環后電池極片斷裂
2:生產工藝的試金石
分切和卷繞工藝:在電池制造過程中,極片需要經過分切、熱壓、卷繞或疊片等工藝。柔韌性差的極片在這些加工過程中容易產生毛刺、裂紋或斷裂,導致良品率下降,增加生產成本。
極片與隔膜的貼合:柔韌性好的極片能夠更好地與隔膜貼合,減少極片與隔膜之間的間隙,從而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和一致性。
3:性能表現的晴雨表
內阻和功率性能:柔韌性差的極片容易在循環過程中產生裂紋,導致活性材料與集流體之間的接觸電阻增加,進而增加電池的內阻,降低電池的功率性能。
能量密度:雖然提高面密度可以增加電池的能量密度,但如果極片的柔韌性不足,可能會導致極片在循環過程中失效,反而降低電池的實際可用能量密度。
4:設計矛盾的破局點
極片厚度設計:在高能量密度電池中,通常需要增加極片的面密度和厚度,但這會降低極片的柔韌性。因此,在設計時需要權衡能量密度和柔韌性,確保極片在滿足能量需求的同時具備足夠的機械強度。
材料選擇:柔韌性與極片中的粘結劑、導電劑和活性材料的比例密切相關。通過優化材料配比和選擇高性能粘結劑,可以在不犧牲能量密度的情況下提高極片的柔韌性。
5:應用場景的通行證
動力電池:電動汽車在實際使用中會面臨各種復雜路況,例如顛簸、震動等,這些都會對電池組造成機械沖擊并可能引發安全問題(圖2)。柔韌性好的極片能夠更好地吸收沖擊能量,減少極片損壞的風險,從而提升電池的安全性并延長電池壽命。
柔性電池:在可穿戴設備、柔性電子設備等新興領域,電池需要具備良好的柔韌性以適應設備的形變,這對極片的柔韌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柔韌性差的電池,可能連手機折疊屏的彎都扛不住!
圖2. 電動汽車底盤磕碰后起火
柔韌性如何測試?
元能科技BEF1000極片柔韌性測試儀給出答案,該設備沿用極片應力-應變曲線的基本測試方法,即將極片特定角度彎曲后固定在測試裝置上,然后通過施加位移來使極片發生形變,測量極片在不同形變程度下的應力和應變(壓力-位移),評估極片柔韌性。如圖3B所示,優質極片(樣品B)曲線平滑如絲綢,劣質品(樣品A)則出現斷裂突變點,差異一目了然!
圖3. (A) 極片柔韌性設備示意圖 (B) 兩款樣品的柔韌性測試數據
總 結
極片柔韌性,是高性能電池不可妥協的底線。從材料配比到工藝優化,從實驗室測試到量產管控,每一步都需以柔韌為核心準則。元能科技的創新設備,正為行業提供一把"柔韌標尺",助力打造更安全、更長壽命的下一代電池。
相關產品
更多
相關文章
更多
技術文章
2025-04-29技術文章
2025-04-14技術文章
2025-04-10技術文章
2025-04-01虛擬號將在 秒后失效
使用微信掃碼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