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當前,從光伏到新能源汽車,碳化硅下游市場需求旺盛,特別是隨著電動汽車和新能源需求的持續增長,對SiC材料的需求呈現出井噴式增長的態勢。隨著SiC熱度高漲,SiC產業6英寸向8英寸轉型趨勢加速,國際方面8英寸晶圓制造已邁向量產前夕,國內廠商方面則有更多廠家具備量產能力,產業鏈條進一步完善成熟。
碳化硅襯底制備環節主要包括原料合成、碳化硅晶體生長、晶錠加工、晶棒切割、切割片研磨、研磨片拋光、拋光片清洗等環節,其中制備重難點主要是晶體生長和切割研磨拋光環節,是整個襯底生產環節中的重點與難點,成為限制碳化硅良率與產能提升的瓶頸,且8英寸與6英寸碳化硅晶圓的制造工藝有很大差別,也更為復雜。
縱觀國際廠商,海外大廠Wolfspeed、英飛凌、博世、onsemi等公司8英寸晶圓量產時間集中于2024年下半年至2026年期間。3月,Wolfspeed碳化硅工廠“John Palmour 碳化硅制造中心”封頂;三菱電機預計今年4月將在日本開建新的8英寸SiC工廠,并計劃2026年投入運營;4月,韓國釜山市正計劃投建2座8英寸SiC/GaN功率半導體生產設施,最快將于明年下半年開始。
回看國內廠商,在量產時間上與國際大廠仍然存在一定時間差,但國內廠商正向8英寸時代“進攻”。天科合達北京基地正在招標8英寸襯底量產線設備,包含加工產線的倒角-拋光-研磨-清洗及各類測試設備等產品。表明天科合達將進一步布局8英寸量產產能;天岳先進用液相法制備的無宏觀缺陷的8英寸襯底是業內首創,據該公司消息,其已在8英寸碳化硅襯底上具備量產能力;爍科晶體實現了8英寸N型碳化硅拋光片小批量生產,向8英寸國產N型碳化硅拋光片的批量化生產邁出了關鍵一步。
此外,還有許多國內企業如湖南三安、南砂晶圓、晶盛機電、合盛硅業等在8英寸SiC襯底、設備等領域取得進展突破。同光股份、乾晶半導體、超芯星、粵海金、東尼電子、天成半導體等廠商也已經涉足8英寸SiC襯底,未來,有望誕生更多8英寸襯底材料、設備等方面的先進技術,推動國產化進程。
2024年4月25日,中國粉體網將在江蘇蘇州舉辦“第三屆半導體行業用陶瓷材料技術研討會暨第三代半導體SiC晶體生長技術交流會”,屆時,山西爍科晶體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馬康夫將帶來《8英寸SiC單晶襯底發展淺析》的報告,馬康夫將綜述國內外8英寸碳化硅的發展現狀,并簡析8英寸碳化硅單晶襯底制備的技術難點。最后簡述山西爍科晶體有限公司8英寸碳化硅襯底的技術現狀,并對碳化硅產業的發展進行展望。
個人簡介
馬康夫,博士,高級工程師,現任中電科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SiC材料技術專家,山西爍科晶體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從事SiC材料研發多年,承擔及參與省部級項目10余項。獲山西省“三晉英才-青年優秀人才”稱號,獲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在國內外發表相關研究論文10余篇,申請專利10余項。
來源:
全球半導體觀察:SiC邁入8英寸時代,國際大廠量產前夕,國內廠商風口狂追
粉體網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空青)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