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2月27日,據外媒報道,Meta首款AR眼鏡預計將于今年秋天發布。該眼鏡在Meta內部代號為Orion,一位知情人士指出,AR眼鏡在發布后不會向公眾出售,少數員工已經開始試用該產品。
馬克•扎克伯格于2023年9月在當年的Connect上展示Meta的智能眼鏡
采用碳化硅,擁有更大的視野
據了解,這款AR眼鏡采用碳化硅(SiC)鏡片,相較于玻璃鏡片,碳化硅鏡片能提供更寬的視場角。這并非企業第一次在AR眼鏡中使用碳化硅材料,此前微軟和Magic Leap等公司也在AR眼鏡中使用過碳化硅材料。
HoloLens 2、Magic Leap 1和Magic Leap 2的視場角對比
據悉,Orion AR眼鏡視場角約為70°,略大于Magic Leap 2(66°),遠大于HoloLens 2(52°)。因為碳化硅材料的光學特性較好,當光線投射到該材料中時,用戶可以看到更多的畫面視野。
Wolfspeed或提供碳化硅原材料
據悉,Meta所采用的碳化硅原材料或將源于全球知名的碳化硅生產商Wolfspeed。該公司的生產工廠位于紐約,主要生產SiC晶圓。
這些晶圓首先會從紐約送往位于加利福尼亞州桑尼維爾市的一家應用材料工廠。在那里,這些晶圓將會被初加工成鏡片。
然后,這些碳化硅鏡片會運送到位于華盛頓州的一家工廠,最終組裝到Meta AR眼鏡的鏡框中。
對此消息,Wolfspeed發言人表示,該公司無法確認其是否是Meta的供應商。另一家應用材料公司沒有回復置評請求。
成本激增,生產規模減少
由于采用SiC,Meta首款AR眼鏡的成本較高。
一方面,SiC的價格遠高于玻璃;另一方面,鑒于美國政府的政策,Meta不得不選擇在美國本土完成鏡片組裝,這將大幅增加Meta的勞動力支出。
SiC是美國軍方在雷達和傳感器常見的使用材料之一,所以幾十年來,碳化硅材料的使用一直被美國政府管控。原計劃生產50000臺,但因美國政府的限制管理,Meta不得不在美國本土組裝鏡片,勞動力成本激增。因此,Meta或將首款AR眼鏡的計劃產量減至1000臺,并且取消公開發售。
同時,Meta已決定在二代和三代AR眼鏡中使用玻璃鏡片,而非成本更高的碳化硅鏡片。相較于碳化硅鏡片,玻璃鏡片成本較低,但視野較小。
到2027年,公司將推出第一款向公眾出售的AR眼鏡Artemis。
來源:科創板日報、The Information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空青)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