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在以碳納米管、石墨烯、碳納米纖維等碳納米材料為主體,高分子、無機金屬納米顆粒為添加劑,通過適當的制備和化學改性方法得到的均勻碳基功能納米復合材料在儲氫、導熱、電化學儲能材料、催化、生物傳感、熒光、晶體管等諸多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為進一步探討碳納米管、石墨烯等碳納米材料的制備工藝、應用研究及產業化前景。粉體公開課平臺于10月17日舉辦“2023碳納米材料制備及創新應用網絡研討會”,進行交流、研討。
本次研討會特邀四川大學王延青研究員帶來精彩報告,歡迎預約觀看!
報告題目:超長碳納米管的單分散及應用研究——低添加、快充鋰離子電池磷酸鐵鋰正極
報告摘要:以超長碳納米管為代表的新型納米碳材料具有優異的導電、導熱以及力學性能,為研發低添加、高快充、柔性電池材料等提供了理想的解決方案。碳納米管自身高度聚集的特性限制了其物理化學加工,限制了碳納米管的實際應用。本課題組利用獨特的分散工藝結構設計,研發出易于工業化規模制備的超長碳納米管單分散/穩定技術。以此為基礎,開發出了超長碳納米管復合導電漿料,具有良好的低添加和高倍率充放電性能。
嘉賓介紹:王延青,四川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特聘研究員,于2010-2019年在日本北海道大學、東京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及開展博士后研究,在2019年以“雙百人才 B 計劃”全職回國新成立先進碳與能源材料研究室并獨立開展研究,先后入選四川省“青千”計劃、四川省“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特聘專家、天府峨眉計劃創業領軍人才等。主持和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留學人員回國創業啟動支持計劃、省科技廳項目等近10項。主要從事超長碳納米管的單分散原理、碳基材料的設計制備及其在能源、環境相關領域的應用研究,主要包括:超長碳納米管在非/弱極性有機體系的分散研究、新型高倍率快充鋰電池導電劑、低溫鋰電池負極、鈉電池硬碳負極、電磁屏蔽/吸波材料、超級電容器、碳基導熱/散熱材料、柔性顯示材料、先進高分子功能材料等。在Advanced Science,Carbon,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Small,J Mater Chem A,Energy Storage Materials等高水平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50余篇。 研究成果獲得了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中國專利優秀獎、山東省專利獎、四川省特聘專家、JSPS外國青年學者研究獎勵、北海道大學私費外國人留學生特待制度、四川大學優秀科技人才獎、鹽都特聘專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