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7月25日,東芝材料宣布,將投資70億日元(約5000萬元)新設另一處氮化硅球生產基地(大分市),并于2026年1月開始生產,屆時產能規模將比2022年度擴大2.5倍。
氮化硅球及新廠圖
汽車電氣化的持續進步需要性能改進和解決方案,而不僅僅是更高電壓的電池和更短的充電時間,還需要規避電機軸承電解腐蝕的風險,而帶有陶瓷球的混合陶瓷軸承可解決此類問題。
陶瓷球因高可靠性、出色的強度和卓越的耐磨性等優勢日益成為軸承領域首選的解決方案。其中,氮化硅(Si3N4)被認為是制造陶瓷軸承的最佳材料,其優勢在于:
輕量化。氮化硅陶瓷的密度為3.19~3.3g/cm3,僅為軸承鋼(7.85g/cm3)的40% ,由于陶瓷滾動體材料密度低,離心載荷小,高速運轉溫升低,從而可在更高轉速下工作,而且產生熱量較少。
低摩擦。氮化硅(Si3N4)陶瓷軸承中的球在軸承組件內產生更少的摩擦、更少的熱量,也就是說,磨損也會因此而減少,甚至不需要或極少需要潤滑劑。
高強度。氮化硅(Si3N4)陶瓷軸承不僅重量上比鋼制軸承更輕,而且硬度更高,其硬度是鋼制軸承的兩倍,而且不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干擾而出現變形的現象。從軸承壽命和軸承效率的角度而言,氮化硅(Si3N4)陶瓷軸承是個很好的選擇。
耐電腐蝕。對于電動汽車來說,氮化硅(Si3N4)陶瓷軸承另一個優點,也可以說是最大的一個優點,具有極佳的抗電性;Si3N4作為天然的電絕緣體,在高頻交流電環境下,陶瓷滾動體在軸承的內外圈之間起阻斷作用。
東芝材料公司于2003年10月從東芝集團分拆出來,致力于推進氮化硅球的研發和生產。公司憑借在滿足高速旋轉和抗電解腐蝕要求(包括機床、風力發電機和軌道車輛等)的軸承球方面的經驗和成績,贏得約50%的全球市場,其氮化硅球憑借其可靠性和無與倫比的機械性能而廣受好評。
2022年7月,東芝材料宣布在日本橫濱總部所在地投資超50億日元(約合3800萬美元)建設氮化硅陶瓷球工廠,并計劃于2023年11月投產,產能相比2021年將提升50%。再次擴產是由于電動車市場的進一步擴大及市場對高性能軸承的需求大幅增長,東芝材料判斷需求持續增加而做出的決定。
來源:東芝材料官網、粉體網編輯翻譯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空青)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