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據昭和電工官網消息,公司已開始大規模生產直徑為6英寸(150毫米)的碳化硅單晶片,用作SiC外延晶片的襯底材料,以加工并安裝到SiC基功率半導體(SiC功率半導體)中。
圖片來源:昭和電工官網
碳化硅是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的典型代表,具有耐高溫、耐高壓、高頻率、大功率等優勢,廣泛應用于電力電子與射頻等下游。碳化硅材料相比硅基材料具有寬禁帶、電子飽和漂移速率高、熱導系數高和熔點高等優勢,可有效突破傳統硅基半導體器件及其材料的物理極限,作為襯底開發出更適應高溫、高壓、高頻率和大功率等條件的半導體器件,廣泛應用于新能源車、光伏及射頻領域。半導體器件不能直接制作在碳化硅襯底上,需要先在襯底上生長氮化鎵或碳化硅外延層,得到外延片,再在外延片上制作適用于射頻或電子電力領域的器件。
昭和電工作為SiC外延片的獨立供應商,一直為功率器件制造商提供一流的SiC外延片,在全球市場占有率較高。昭和電工從2012年至2019年,先后6次擴大碳化硅外延片產能。2012年9月,昭和電工將4英寸碳化硅外延片的產能提高了2.5倍,達到每月1500片,并宣布將加快6英寸碳化硅外延片的開發。2016年6月,昭和電工繼續擴大碳化硅外延片產能,并開始批量生產HGE(High Grade Epitaxy),月產3000片。2017年9月和2018年1月,昭和電工又進行了兩次擴產。2018年7月,昭和電工進一步擴大其產能,將HGE產能從每月5000片增加到每月7000片。2019年2月,昭和電工又將碳化硅外延片產能增加到每月9000片。去年9月,昭和電工宣布與ROHM簽訂了功率半導體用SiC外延片的多年長期供應合同。
圖片來源:昭和電工官網
在襯底方面,昭和電工一直在考慮自主生產SiC單晶片。2010年至2015年,作為“未來電力電子技術研發合作伙伴關系”的成員,昭和電工參與了由經濟產業部和新能源與工業技術發展組織(NEDO)主辦和委托的“新型半導體電力電子項目實現低碳排放”。此外,2018年,昭和電工接管了新日鐵住友金屬集團(當前的新日鐵集團)的SiC晶圓相關資產,并從那時起一直在開發大規模生產SiC晶圓的技術。
這一次,昭和電工決定啟動6英寸SiC晶片的內部批量生產。據其稱,目前多家客戶采用了由他們內部生產的6英寸SiC晶片制成的SiC外延晶片。另一方面,昭和電工將繼續從其合作伙伴處購買SiC晶片,以應對電力半導體對SiC外延晶片的快速增長需求。因此,昭和電工將使SiC晶片的來源多樣化,從而為SiC外延晶片建立穩定的供應鏈。
參考來源:昭和電工官網、中金研究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山川)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