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一、MLCC投資邏輯框架
MLCC景氣度持續提升,國產替代進程加速
目前,我們正處于能源革命和計算革命的兩大創新交匯期。智能手機、5G和新能源車三大因素驅動MLCC 的需求持續上漲,行業景氣度持續提升。
預計2021年,全球MLCC市場規模將繼續增長至1148億元,同比增長12.9%,到2025年將增至1490億 元,五年復合增長率為7.9%。中國大陸MLCC市場規模增速高于全球預計增速。 國內MLCC企業逐步做大做強,通過募集資金等方式逐步擴充先進產能,通過長期技術積累,逐漸補全與海 外龍頭之間材料、設備、工藝的差距,打通MLCC產業鏈,國產化率持續提升。
二、詳解MLCC:用量最大的被動元件之一
電容成被動元件產值最高板塊
按照電信號的特征,電子元器件分為主動元件和被動元件(即有源器件和無源器件)。主動元件即有源器 件,指內部有電源存在的電路元件,如集成電路。被動元件即無源器件,是指不需要外加電源,只需輸入 信號就能正常工作的電路元件。主要分為RCL以及射頻元器件兩大類,其中RCL約占被動元器件總產值的 90%,在RCL中,電阻、電容、電感是三種主要的類型。
電容在三大被動元件中產值最高,是儲存電量和電能的元件。它的作用有濾波、諧振、補償、充放電、儲 能等。電容分為陶瓷電容、鋁電解電容、薄膜電容、鉭電容四大類。
陶瓷電容在整個全球電容器市場中規模最大,占比最高。2019年全球陶瓷電容、鋁電解電容、鉭電解電容和薄膜電容的市場規模分別將達到114億美元、72億美元、16億美元和18億美元。陶瓷電容市場規模占比 達52%,為電子行業市場空間最大、最主要的電容元器件。
中國MLCC需求市場份額占比超七成,增速領跑全球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陶瓷電容器市場,需求市場份額占 比超七成。根據智研咨詢的預測,2019年全球陶瓷電 容器市場規模將達到114億美元,而中國市場規模將達 到578億元。折算可得,中國陶瓷電容器的市場規模占 比超過70%。
中國電容器市場需求規模增速持續領先全球。近十年 來,中國的電容器市場規模增速雖然略有增加,但仍 保持在5%的水平之上;反觀全球市場,電容器市場規 模增速連續5年低于5%。預計中國市場在目前的基礎上繼續侵吞全球份額,市場空間較為可觀。
MLCC產品分類:高端線&低端線辨析
MLCC產品分為高端線和通用線。其中高端產品要求在有限的體積內盡量提升電容量,同時保持性能的 高度穩定。而通用型產品不需要特別訂制,對于市場的影響力主要由規模效應決定。
MLCC行業壁壘:陶瓷粉料質量和配比構筑第一大壁壘
MLCC成本主要由陶瓷粉料、內電極、外電極、包裝材料、人工成本、折舊設備及其他構成。其中組成 原材料的陶瓷粉料的質量和配比是第一大核心壁壘。陶瓷粉末在MLCC的成本中占比較大,尤其是高容 MLCC中成本占比可達35%-45%。MLCC的主要原料是鈦酸鋇、氧化鈦、鈦酸鎂等,所用電子陶瓷粉料 的微細度、均勻度和可靠性直接決定了下游MLCC產品的尺寸、電容量和性能的穩定。
陶瓷粉料市場集中度較高,市場份額集中于日系廠商。目前日系廠商占據全球陶瓷粉料市場半壁江山, 前3大廠商日本堺化學、美國Ferro及日本化學市占率依次為28%、20%、14%。日本在21世紀初就已經 完成了高性能抗還原鈦酸鋇瓷料技術的開發,并一直保持世界領先。國瓷材料作為我國瓷粉行業的龍頭 企業,是國內首家、全球繼日本堺化學后第二家掌握水熱法合成納米級鈦酸鋇粉體技術的企業。
三、MLCC的全球市場與海外龍頭:規模增長,日韓主導
全球MLCC的市場規模持續增長
根據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協會數據, 2019年,由于全球經濟發展緩慢,MLCC的兩大應用市場——汽車及手 機產量雙雙下滑,計算機、消費電子、家電市場發展緩慢,下游需求不振導致MLCC價格回落,加之上年基 數過高,全球MLCC市場規模下滑。
2020年上半年,由于全球新冠疫情的影響,全球經濟受損較重,疫情初期多數MLCC生產企業的正常經營 被打斷。下半年隨著MLCC主要生產地區逐步恢復生產,MLCC產業逐漸升溫。2020年全球MLCC市場規 模同比增長11.1%,至1017億元。
預計2021年,全球MLCC市場規模將繼續增長至1148億元,同比增長12.9%,到2025年將增至1490億 元,五年復合增長率為7.9%。MLCC為電子產品的關鍵零組件之一,隨著全球電子產品出貨量的不斷上升,全球MLCC出貨量不斷上升。 2012-2019年全球MLCC出貨量呈現不斷增長趨勢,2018年實現快速增長,2019年全球MLCC出貨量增長 至4.5兆顆,同比增長4.7%。
全球高端MLCC市場以日韓廠商為主導
全球MLCC主要制造商主要集中在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美國和中國大陸,龍頭企業包括村田、太陽誘電 、京瓷、TDK、三星電機、國巨、華新科、基美、風華高科等。其中,日本企業的整體市場占有率最高,達 到56%,中國大陸MLCC制造商約占全球6%的份額。其中日企 ( 村田、太陽誘電、TDK ) 均具有較強優勢,在全球范圍內處于第一梯隊 ;美國、韓國、中國臺灣 地區企業 ( 三星電機、KEMET、AVX、國巨 ) 總體處于第二梯隊,中國大陸地區企業風華高科、宇陽科技、 三環集團、火炬電子與鴻遠電子則處于第三梯隊。其中第一梯隊不斷通過加大技術研發,推出具有高毛利率 水平的新產品。 日系廠商憑借技術優勢生產小尺寸、高電容值的產品,占據高端MLCC市場;大陸廠商主要生產中大尺寸、 低電容值的MLCC產品。
四、國產MLCC自主之路:搶占低端,布局高端
國產化MLCC發展歷程
多層片式陶瓷電容(MLCC)誕生于1960年代,迄今為止已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沿革。20世紀 80年代,我國開始引進第一條MLCC生產線,主要用于生產彩色電視機用MLCC。經過幾十年的 發展,中國的MLCC產業取得了顯著進步。
中國MLCC的市場規模和競爭格局
2018年中國大陸MLCC行業規模為434億元,2019年達到438億元,大陸市場規模占比接近全球一 半。中國大陸MLCC市場規模預計在2023年達到533億元,年復合增速高于全球預計增速。
根據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協會信息中心的數據,2017年中國MLCC產量為24740億只,同比增長 16.5%,銷量為24840億只,同比增長16.8%,出口量為13830億只,同比增長3.0%,預計2022年 將達37070億只。 國內目前MLCC生產集中度較高,主要企業包括天津三星電機、蘇州國巨、東莞國巨、無錫村田、 蘇州達方、東莞華科、太陽誘電(廣東)、深圳宇陽、風華高科、潮州三環等十幾家企業,外資企業相比之下占有絕對優勢。
MLCC國產替代空間巨大
我國作為全球電子制造業基地,MLCC需求較大。 雖然中國MLCC行業發展迅速,但高端MLCC仍不能滿足國內需求,需從國外進口。2020年中國進 口MLCC3.08萬億個,較2019年的增加了0.9萬億個,出口數量為1.63萬億個,較2019年增加了0.5 萬億個。
中國主要從日本進口片式多層瓷介電容器,2020年中國從日本進口MLCC11207.6億個,占總進口 數量的36.4%;進口金額為33.1億美元,占總進口金額的40.8%。從菲律賓進口MLCC 4044.1億個 ,進口金額為7.8億美元。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國內終端廠商開始將供應鏈向國內轉移,以公司風華高科、宇陽科技為代表 的國內廠商亦將受益于國產替代趨勢,不斷搶占國際競爭對手市場份額。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星耀)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