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近日,中國上市公司市值500強榜單揭曉。數據顯示,2020年末,500強企業總市值約86.0萬億元,2019年為63.7萬億元,同比上漲了35%。上榜門檻也較去年出現大幅提升,創出歷史新高。據悉,國內特種陶瓷粉體制備龍頭——國瓷材料的市值排名較上年大幅躍升,并首次入圍“中國上市公司500強”。
國瓷材料創立初期以水熱法合成技術為基礎,開發了可應用于MLCC的納米鈦酸鋇粉體產品,成為世界上除日本堺化學以外第二家應用水熱法生產該產品的企業,打破了國外企業對MLCC陶瓷粉體的壟斷地位。
發展至今,國瓷材料仍然以合成技術為核心,不斷發展新的合成工藝,開發新的陶瓷品類,緊貼下游應用需求,拓展業務范圍。目前,國瓷材料已經形成了以電子陶瓷材料、生物醫療材料、催化陶瓷材料、建筑陶瓷材料等為主體的主營業務結構。
其中,電子陶瓷材料領域主要產品是MLCC粉體及配方粉;生物醫療材料領域主要產品是氧化鋯陶瓷粉體、氧化鋯瓷塊(愛爾創)、氧化鋯義齒及齒科下游;催化陶瓷材料領域主要產品包括蜂窩陶瓷材料、鈰鋯固溶體材料、分子篩材料等產品;建筑陶瓷材料領域主要包括陶瓷墨水等產品,公司陶瓷墨水打破國外壟斷,目前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據了解,運用水熱法制備粉體材料,易于納米級粉體的產出、粒度分布窄,且在純度、韌性、透性以及可控性等方面優勢突出,是高端超細粉體材料應用的主要生產工藝之一。納米鈦酸鋇(電子陶瓷材料)、氧化鋯(生物陶瓷材料)、分子篩等催化劑材料均可以水熱法為主要的合成工藝。
資料來源:國瓷材料公司公告,華安證券研究所
在此基礎上,國瓷材料持續擴展多類型粉體材料技術,結合液相法、固相法以及物理化學結合等多種方式,豐富粉體材料生產工藝,以滿足不同產品、不同應用領域的質量要求。借助水熱法及多種豐富工藝的優勢,國瓷材料持續進行多種粉體材料的種類延伸和布局,先后形成了氧化鋯、氧化鋁、鐵氧體、氮化物、微波介質材料等系列產品,豐富了公司業務發展空間。
來源:國金證券研究所
在電子陶瓷領域,國瓷材料已經由傳統的納米鈦酸鋇粉體拓展到MLCC配方粉材料、微波介質材料以及二氧化鈦、氧化鋁等功能性粉體材料領域;同時還涉足應用于消費電子的氧化鋯陶瓷背板材料和電子銀漿、銅漿、鎳漿領域;在建筑陶瓷領域還廣泛涉及了陶瓷軸承、陶瓷球、太陽能漿料等相關業務領域。
目前,國瓷材料擁有山東省電子陶瓷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電子陶瓷材料工程實驗室、山東省企業技術中心三大科研創新平臺;在內部成立了電子材料事業部,專項負責電子陶瓷材料相關的研發及生產業務;成立了催化材料事業部,負責蜂窩陶瓷材料、鈰鋯固溶物、分子篩等催化相關材料的研發及生產;2019年,國瓷材料成立了專門的5G項目部,瞄準5G領域陶瓷材料的應用需求,力圖開發新的功能陶瓷應用場景。
資料來源:東方財富網、華安證券研究所、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平安)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