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重質碳酸鈣的生產方法主要有干法和濕法兩種。干法生產重鈣是目前國內較普遍的方式,技術也較成熟,一般采用研磨設備與分級設備組成的加工工藝系統就能得到各粒度的產品。隨著重質碳酸鈣越來越朝著微細化發展,尤其是生產2500目以上的超細重鈣,干法在技術上是可行的,但是能耗高和成本較高,在經濟上不太可行,因此2500目以上的超細重質碳酸鈣的生產主要采用濕法研磨。
濕法研磨超細重質碳酸鈣深加工產品,相比于傳統工藝生產的普通重質碳酸鈣和化學沉淀法生產的輕質碳酸鈣來說,其具有細度更細、比表面積更大、化學穩定性更高等一系列優點。
重質碳酸鈣的濕法研磨工藝
重鈣濕法生產工藝流程大致是:將原礦經洗選后兩段破碎至 400 目左右,配制成一定濃度的漿液,加入研磨助劑,給入立式研磨機,以氧化鋯珠作為研磨介質,通過調整磨機各項參數控制出料細度,物料經磨細后以漿料形式排出,經干燥除塵后收集而成。
重鈣濕法研磨工藝流程
重質碳酸鈣濕法研磨的特點
相較于干法工藝,濕法研磨的重鈣粒度更細,主要生產 3000 目以上產品,-2μm 含量一般能達到 90%;粒徑分布相對要窄,呈單峰或雙峰形態分布;而且加工的產品顆粒一般呈現為球形或者類球形;此外,產品質量參數可按產品要求進行調整,并可大規模生產,成本低。
目前濕法研磨工藝主要適用于填料和涂布級重鈣,多應用于造紙和高檔涂料。2020年4月1日,QB/T2811-2019造紙用碳酸鈣代替QB/T2811-2006造紙研磨碳酸鈣正式實施。新標準對造紙涂布級及填料級重鈣需滿足的粒度及粒度分布要求等作了新的規定。
填料級碳酸鈣的技術指標要求(QB/T2811-2019造紙用碳酸鈣)
涂布級碳酸鈣的技術指標要求(QB/T2811-2019造紙用碳酸鈣)
對于工藝的選擇,填料級重鈣一般經一次研磨就可達到產品的要求,涂布級重鈣需對研磨后的料漿進行再次研磨。另外,濕法生產中,工藝控制相對復雜,應根據原材料、介質、研磨設備、產品用途等來選擇合適的生產工藝。
重質碳酸鈣濕法研磨用裝備
重鈣濕法工藝所用研磨設備主要是研磨剝片機、攪拌磨和砂磨機等,目前以濕法攪拌磨為主。國內外也已有專業制造廠家和許多先進設備,如國內長沙礦冶研究院研制的大型立式濕法超細磨機是一種新型高效超細研磨設備,可用于非金屬礦的濕法超細研磨。細川阿爾派先進的ANR濕法研磨技術和阿翠德蜂巢磨成熟的干燥改性技術完美結合,可為用戶提供高質量高附加值的超細碳酸鈣產品(濕漿和干粉)。
除此之外,美國 Union Process、德國耐馳(NETZSCH)、美國美卓(Metso)礦機公司等生產的超細攪拌磨機成套設備也比較成熟。
研磨剝片機及砂磨機也是以研磨介質研磨物料的設備。尤其是砂磨機克服了攪拌磨機存在的研磨介質分布不均勻的缺點,使研磨介質與物料充分的接觸,減小了研磨介質之間的摩擦,降低了磨損,提高了研磨效率。但無論選擇哪種設備都必須保證重鈣的純度和白度不受到污染,比如筒體內襯和磨盤或攪拌器采用聚氨酯、陶瓷或其他高分子耐磨材料制造,而且在高固含量、高黏度、小研磨介質的條件下磨機能夠穩定運行。
小結
近年來的研究表明:濕法工藝中,在微細介質磨機中添加粉碎助劑可制備亞微米甚至納米超細粉體。隨著技術的進步和設備的改進以及塑料、橡膠等行業對高端活性超細重鈣粉需求的不斷增長,濕法研磨+濕法改性工藝生產的活性超細重鈣占比將越來越大。對于濕法研磨工藝及裝備的研究也就顯得越發重要。
參考資料:
鄒檢生等.一種具有高干遮蓋力的濕法碳酸鈣在內墻乳膠漆中的應用研究
肖守孝、張國旺.濕法研磨重質碳酸鈣的研究現狀及其發展方向
李海濱等.濕法碳酸鈣生產工藝及其在粉末涂料中的應用研究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三昧)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