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2月28日上午,中國電科(山西)碳化硅材料產業基地舉行投產儀式。按照疫情防控相關要求,此次活動以視頻方式舉行。
一場十余年的技術長跑
由于大禁帶寬度、高臨界擊穿場強、高電子遷移率、高熱導率,碳化硅材料在眾多戰略行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和廣闊的應用前景。
但是碳化硅單晶的制備一直是全球性難題,而高穩定性的長晶工藝技術是其核心。在中國,碳化硅單晶襯底材料長期依賴進口,其高昂的售價和不穩定的供貨情況大大限制了國內相關行業的發展。
“沒有極具競爭力的核心技術,一旦被國外采取措施,高科技行業就會‘休克’”。自2007年,中國電科2所便著手布局碳化硅單晶襯底材料的研制規劃,依靠自身在電子專用設備研發領域的技術優勢,潛心鉆研著碳化硅單晶生長爐的研制。
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全面掌握了高純碳化硅粉料制備工藝、4英寸高純半絕緣碳化硅單晶襯底的制備工藝,形成了從碳化硅粉料制備、晶體生長、晶片加工、外延驗證等整套碳化硅材料研制線,在國內最早實現了高純碳化硅材料、高純半絕緣晶片量產。
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硅材料實現自主化
大禁帶寬度、高臨界擊穿場強、高電子遷移率、高熱導率,這是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硅單晶材料最響亮的“名片”。
作為新一代雷達、衛星通訊、高壓輸變電、軌道交通、電動汽車、通訊基站等重要領域的核心材料,碳化硅單晶在航天、軍工、核能等極端環境應用領域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它彌補了第一、二代半導體材料在實際應用中的缺陷,成為制作高溫、高頻、大功率、抗輻照、短波發光及光電集成器件的理想材料,并在眾多戰略行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和廣闊的應用前景。
“我們的目標是成為我們國家電子信息領域智能制造行業的排頭兵和國家隊。”中國電科2所首席專家郎鵬如是說。
產業基地順利投產,疫情難擋揚帆再起航
山西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樓陽生,省委副書記、省長林武,省領導羅清宇、廉毅敏、王一新、李曉波,中國電科黨組書記、董事長熊群力,黨組成員、副總經理楊軍,電科裝備黨委書記、董事長左雷,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王斌等出席投產儀式。按照疫情防控相關要求,此次活動以視頻方式舉行。
熊群力指出,中國電科(山西)電子信息科技創新產業園既是貫徹山西省委省政府“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部署要求的重大舉措,也是中國電科圍繞半導體材料、裝備制造產業領域在晉的戰略布局,產業園的投產不僅是山西省新型半導體產業集群化發展的標志性事件,對國內寬禁帶半導體材料產業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樓陽生對中國電科一直以來對山西轉型發展的支持表示感謝,要求各級政府精準服務,各部門主動服務,綜改示范區全程服務,確保項目投產后早日達效。
樓陽生強調,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的對山西經濟發展造成沖擊,但是宏觀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山西轉型綜改的強勁態勢沒有改變。要以此次活動為標志在全省上下進一步掀起抓項目的熱潮。
據人民網報道,該項目計劃用5年時間,建成“一中心三基地”,即:中國電科(山西)碳化硅材料產業基地、中國電科(山西)電子裝備智能制造產業基地、中國電科(山西)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中國電科(山西)光伏新能源產業基地。項目達產后,預計形成產值100億元。
參考來源
中國電科、與非網、全球半導體觀察、青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