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6月21日(北京時間)報道,美國北伊利諾伊大學的科學家在6月出版的《材料化學》雜志上發表論文稱,他們發現了一種可大規模生產石墨烯的簡單方法:通過在干冰中燃燒純金屬鎂的方式就能夠直接將二氧化碳轉化成多層石墨烯(厚度小于10個原子)。
石墨烯是一種二維碳材料,是已知材料中最薄的一種,具有獨特的電子和機械性能,應用前景極為廣泛,被認為是最有可能取代硅的電子材料。
負責該項研究的北伊利諾伊大學化學及生物化學教授納拉揚·奧斯曼說:“早有實驗發現,在二氧化碳中燃燒金屬鎂可產生碳。但是在我們之前,并未見有科學家報告或證實這種碳其實主要由多層石墨烯構成。”這種合成工藝具有生產大量多層石墨烯的潛力。目前雖然有多種方法可以制備石墨烯,但不少都需要利用危險的化學品,技術也較為繁瑣。相比之下,新方法簡單、環保且成本低廉。
奧斯曼說,他的研究小組原本想通過這種方法生產單壁碳納米管,但最終卻無心插柳地分離出了多層石墨烯,這讓他們感到非常吃驚。
論文的第一作者、北伊利諾伊大學研究人員阿馬蒂亞·查克拉巴蒂說,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技術,此前也有科學家進行過類似嘗試,但卻沒有人真正仔細地檢查過這些碳結構。
總編輯圈點:
石墨烯的發明人,曾被同時授予諾貝爾獎和諾貝爾搞笑獎。用膠帶在石墨上粘下薄薄的一層,在習慣于用繁瑣工藝和高精度設備制造新材料的人看來,簡單得不可思議。如今科學家發現,要大批量生產這種潛力無限的新材料,也同樣簡單。在二氧化碳里燃燒鎂,是一個用來證明鎂的易燃性的,給中學生演示的實驗。誰能想到中學的實驗瓶里,也可以誕生工業界最前沿的物質結構?石墨烯的確是一種簡單又有趣的材料,未來它可能讓我們的手機、電腦和電池也變得簡單有趣。
石墨烯是一種二維碳材料,是已知材料中最薄的一種,具有獨特的電子和機械性能,應用前景極為廣泛,被認為是最有可能取代硅的電子材料。
負責該項研究的北伊利諾伊大學化學及生物化學教授納拉揚·奧斯曼說:“早有實驗發現,在二氧化碳中燃燒金屬鎂可產生碳。但是在我們之前,并未見有科學家報告或證實這種碳其實主要由多層石墨烯構成。”這種合成工藝具有生產大量多層石墨烯的潛力。目前雖然有多種方法可以制備石墨烯,但不少都需要利用危險的化學品,技術也較為繁瑣。相比之下,新方法簡單、環保且成本低廉。
奧斯曼說,他的研究小組原本想通過這種方法生產單壁碳納米管,但最終卻無心插柳地分離出了多層石墨烯,這讓他們感到非常吃驚。
論文的第一作者、北伊利諾伊大學研究人員阿馬蒂亞·查克拉巴蒂說,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技術,此前也有科學家進行過類似嘗試,但卻沒有人真正仔細地檢查過這些碳結構。
總編輯圈點:
石墨烯的發明人,曾被同時授予諾貝爾獎和諾貝爾搞笑獎。用膠帶在石墨上粘下薄薄的一層,在習慣于用繁瑣工藝和高精度設備制造新材料的人看來,簡單得不可思議。如今科學家發現,要大批量生產這種潛力無限的新材料,也同樣簡單。在二氧化碳里燃燒鎂,是一個用來證明鎂的易燃性的,給中學生演示的實驗。誰能想到中學的實驗瓶里,也可以誕生工業界最前沿的物質結構?石墨烯的確是一種簡單又有趣的材料,未來它可能讓我們的手機、電腦和電池也變得簡單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