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A股市場一大批石墨烯概念股紛紛崛起,“石墨烯”三字儼然成了股價助推器。而后隨著中國寶安[17.14 2.45% 股吧](000009,收盤價17.14元)深陷石墨烯信披漩渦,此概念也漸漸沉寂。昨日,金路集團[9.00 10.02% 股吧](000510,收盤價9.00元)公告公司與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簽訂技術開發合同,擬共同開發石墨烯透明導電薄膜等三個項目。消息披露后,該股開盤即封死漲停。研發石墨烯消息引爭議
龍虎榜金路集團在公告中稱,6月10日,公司與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簽訂《技術開發合同》。根據協議,中科院金屬所負責石墨烯基透明導電薄膜、三維網絡散熱材料和動力電池用電極材料及產業化三個方面的具體研究開發工作,并提供產業化可行性報告;公司負責提供研發經費1500萬元,并組織相關團隊進行產業化及市場開發方面的工作,合作期限為2011年6月10日~2013年12月31日。
消息公布后,公司股價表現亢奮,昨日早間以漲停開盤,全天封死漲停板。
由于隱身金路集團背后的四川低調富豪劉漢多次減持金路集團套現,金路集團投資石墨烯的公告一出,便引來市場爭議:這到底是一筆振奮人心的投資?還只是借機炒作為股東套現制造機會?
“金路集團從今年年初開始與我們洽談,最近才簽訂技術開發合作協議”,6月14日,中科院金屬研究所一位不愿具名的研究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盡管石墨烯發展前景廣闊,但目前尚處于實驗室研究階段,“何時能產業化還很難說”。對此,劉漢實際控制的金路集團一位人士則強調,此次合作只是該公司的一次投資,風險很大。產業化開發或面臨風險
作為一家PVC樹脂制備企業,為何要介入一個看似不搭邊的行業?
對于為什么選擇介入新材料行業,中科院金屬研究所任主任解釋:“可能他們也是想拓展一下空間,但這個你還得問公司方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隨即聯絡金路集團董事會秘書劉邦洪,劉邦洪反應低調,只強調“這是公司其他部門弄的項目,我不是很清楚,一切以公告為準”。
對此,四川新能源領域一位人士稱,從金路集團委托對方所做的研究范圍來看,此次投資或許與“漢龍系”旗下的太陽能板塊有關。《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亦注意到,劉漢掌控的漢龍集團目前涉足能源電力、化工產業、生物醫藥、基礎設施建設、地產開發、礦業開發等多個領域。而在能源領域,漢龍集團曾對光伏產業籌劃已久,2010年6月則正式對外投資76億元,在成都雙流建造太陽能聚光光伏產業園。
按照漢龍集團旗下子公司成都鐘順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少春此前的說法:“漢龍集團的目標是做全世界最大的太陽能聚光光伏發電機設備供應商和國內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公司”。
“由于石墨烯的特性,它可以作為太陽能電池透明電極材料”,前述中科院金屬所研究員說,此外,它還可以應用于作為中間電極,但他拒絕透露金路集團此次合作的更多細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此致電漢龍集團,但該公司稱無法證實金路集團投資石墨烯是否與集團發展的太陽能產業有關。
前述金路集團人士則強調,此次投資是因為國內氯堿行業產能整體過剩,市場競爭十分激烈,受國家節能減排形勢要求,作為高耗能和高耗資源的氯堿行業發展形勢尤為嚴峻,公司此次投資,旨在調整公司產業結構,逐步涉足國家鼓勵發展的新材料產業。“這只是我們的一次投資行為,公司并非借此實現主業轉型”,該人士強調,石墨烯尚處在實驗室研究階段,后續產業化開發面臨很大風險,希望投資者注意到這些不利因素。
龍虎榜金路集團在公告中稱,6月10日,公司與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簽訂《技術開發合同》。根據協議,中科院金屬所負責石墨烯基透明導電薄膜、三維網絡散熱材料和動力電池用電極材料及產業化三個方面的具體研究開發工作,并提供產業化可行性報告;公司負責提供研發經費1500萬元,并組織相關團隊進行產業化及市場開發方面的工作,合作期限為2011年6月10日~2013年12月31日。
消息公布后,公司股價表現亢奮,昨日早間以漲停開盤,全天封死漲停板。
由于隱身金路集團背后的四川低調富豪劉漢多次減持金路集團套現,金路集團投資石墨烯的公告一出,便引來市場爭議:這到底是一筆振奮人心的投資?還只是借機炒作為股東套現制造機會?
“金路集團從今年年初開始與我們洽談,最近才簽訂技術開發合作協議”,6月14日,中科院金屬研究所一位不愿具名的研究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盡管石墨烯發展前景廣闊,但目前尚處于實驗室研究階段,“何時能產業化還很難說”。對此,劉漢實際控制的金路集團一位人士則強調,此次合作只是該公司的一次投資,風險很大。產業化開發或面臨風險
作為一家PVC樹脂制備企業,為何要介入一個看似不搭邊的行業?
對于為什么選擇介入新材料行業,中科院金屬研究所任主任解釋:“可能他們也是想拓展一下空間,但這個你還得問公司方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隨即聯絡金路集團董事會秘書劉邦洪,劉邦洪反應低調,只強調“這是公司其他部門弄的項目,我不是很清楚,一切以公告為準”。
對此,四川新能源領域一位人士稱,從金路集團委托對方所做的研究范圍來看,此次投資或許與“漢龍系”旗下的太陽能板塊有關。《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亦注意到,劉漢掌控的漢龍集團目前涉足能源電力、化工產業、生物醫藥、基礎設施建設、地產開發、礦業開發等多個領域。而在能源領域,漢龍集團曾對光伏產業籌劃已久,2010年6月則正式對外投資76億元,在成都雙流建造太陽能聚光光伏產業園。
按照漢龍集團旗下子公司成都鐘順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少春此前的說法:“漢龍集團的目標是做全世界最大的太陽能聚光光伏發電機設備供應商和國內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公司”。
“由于石墨烯的特性,它可以作為太陽能電池透明電極材料”,前述中科院金屬所研究員說,此外,它還可以應用于作為中間電極,但他拒絕透露金路集團此次合作的更多細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此致電漢龍集團,但該公司稱無法證實金路集團投資石墨烯是否與集團發展的太陽能產業有關。
前述金路集團人士則強調,此次投資是因為國內氯堿行業產能整體過剩,市場競爭十分激烈,受國家節能減排形勢要求,作為高耗能和高耗資源的氯堿行業發展形勢尤為嚴峻,公司此次投資,旨在調整公司產業結構,逐步涉足國家鼓勵發展的新材料產業。“這只是我們的一次投資行為,公司并非借此實現主業轉型”,該人士強調,石墨烯尚處在實驗室研究階段,后續產業化開發面臨很大風險,希望投資者注意到這些不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