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依肯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已認證
在液體體系中實現納米材料的分散,可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三輥機分散法:該方法利用三輥機或多輥機輥與輥速度差異來分散研磨料。具體操作是將研磨料投入加料輥(后輥)和中輥間的加料溝,兩輥內向旋轉且速度不同,部分研磨料進入加料縫,受到強大剪切力作用。隨后研磨料被分為兩部分,一部分附著在加料輥上返回加料溝,另一部分被中輥帶到中輥和前輥間的刮漆縫,再次受到更強大的剪切力。經過刮漆縫后,研磨料又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由前輥帶到刮刀處落入刮漆盤,另一部分回到加料溝,如此循環多次,實現分散目的。不過,此方法處理效率低、能耗高,難以滿足大規模生產需求。
球磨機分散法:球磨機通過磨球之間以及磨球與缸體間的相互滾撞,使接觸鋼球的粉體粒子被撞碎或磨碎。同時,混合物在球的空隙內受到高度湍動混合作用,從而被均勻分散。雖然能取得較好的分散效果及物料細度,但同樣存在處理效率低、能耗高的缺點。
砂磨分散法:砂磨可看作球磨的外延,其研磨介質為微細珠或砂。砂磨機可連續進料,納米粉體的預混合漿通過圓筒時,在筒中受到激烈攪拌的砂粒所給予的猛烈撞擊和剪切作用,使納米氧化物在涂料中良好分散。分散后的漿離開砂粒研磨區,通過出口篩溢流排出,出口篩能擋住砂粒并使其回到筒中。該方法雖能取得較好的分散效果及物料細度,但處理效率低、能耗高的問題依舊無法避免。
超聲波分散法:這是降低納米粒子團聚的有效方法,主要基于超聲波的特殊分散性能。超聲波頻率范圍在20106kHz,波速約1500m/s,波長為100.01cm。由于超聲波波長遠大于分子尺寸,其不能直接對分子產生作用,而是通過對分子周圍環境的物理作用影響分子。具體來說,是利用超聲空化作用所產生的沖擊波和微射流所具有的粉粹作用,達到分散微粒的目的。不過,該方法不太適合高粘度和工業化生產。
實驗室批次式分散乳化機分散法:適用于產量較小的物料分散乳化。其具有高轉速,約10000-30000rpm,轉定子分散頭較為精密,容易形成穩定的均一相。然而,將實驗室批次式乳化機放大至工業生產時效果不佳,實驗室摸索的工藝無法直接套用至工業生產。
高剪切分散機分散法:該設備核心部件為定子/轉子結構。轉子高速旋轉產生高切線速度和高頻機械效應,帶來強勁動能。物料在定、轉子狹窄間隙中,受到強烈機械剪切、液力剪切、離心擠壓、液層磨擦、撞擊撕裂和湍流等綜合作用。在相應成熟工藝條件下,不相溶的固相、液相、氣相瞬間均勻精細地分散。經過高頻循環往復,最終得到穩定的高品質產品。與三輥機、球磨機、砂磨機相比,高剪切分散機具有效率高、能耗低等顯著優點,是分散工藝的首選。
相關產品
更多
相關文章
更多
技術文章
2025-04-07技術文章
2025-03-07技術文章
2025-02-18技術文章
2025-02-06虛擬號將在 秒后失效
使用微信掃碼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