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4月23日,廣東道氏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道氏技術)發布2024年年度報告,2024年全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75,182.38萬元,同比增加6.25%,其中海外業務營業收入占比超6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685.73萬元,同比增長662.3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損益的凈利潤12,075.46萬元,同比增長333.47%。
道氏技術表示,公司堅持牢牢把握新能源的發展趨勢,積極布局固態電池材料,擁抱AI時代浪潮,具有清晰的戰略定位,以鋰電材料產業鏈和碳材料產業鏈為主賽道,以現有核心技術為依托,打造新材料研發生產一體化平臺,探索“AI+材料”的運用。三元前驅體方面,面對國內激烈的競爭環境,同時采取差異化的市場銷售策略,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并成功打入國際大客戶的供應鏈,不斷提升了海外市場的市占率。碳材料方面,加快推進單壁碳納米管和硅碳負極產業化,有望成為公司下一個快速發展的板塊。公司持續推進技術迭代和產品升級,加強與產業鏈生態伙伴的深度合作,快速在新能源電池市場搶灘卡位。
近年來,道氏技術深度布局新能源電池材料迭代技術和前沿產品,構建了“鎳鈷資源、冶煉業務、正極材料、負極材料、導電劑材料、電池循環回收利用”的一體化產業鏈。報告期內,公司聚焦固態電池材料領域:投資新設廣東道氏固態電池技術有限公司開展固態電解質材料開發、優化、產業化等業務;通過整合現有單壁碳納米管、硅碳負極、固態和半固態電解質、高鎳三元前驅體、富鋰錳基前驅體等材料上的產品優勢,以及布局金屬鋰負極,公司將形成固態電池的全材料解決方案,推動固態電池行業的發展。其中,單壁管產品已送樣包括太藍、衛藍等在內的主流固態電池廠商,其中已獲得某固態電池廠商訂單,并小批量出貨。
2024年,在固態電池合作方面,11月10日,道氏技術與湖南培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并籌備成立合資公司;11月26日,道氏技術與佛山市固態齊輝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簽署《合資協議》,共同出資設立廣東道氏固態電池技術有限公司。12月,道氏技術與電子科技大學簽署《項目技術委托開發合同》,委托電子科技大學進行超薄金屬鋰負極的研發;12月4日,道氏技術與安徽安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固態正極材料、負極材料、導電劑等先進材料開發與驗證及在固態電池應用適配上進行深度合作。
4月23日,道氏技術發布了2025年一季度報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175,811.78萬元,同比下降12.1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4,373.36萬元,同比增長206.8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損益的凈利潤約3,576.83萬元,同比增長266.60%。
2025年3月30日,道氏技術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已全面布局固態電池核心材料,其中單壁碳納米管與硅碳負極已向下游固態電池廠商供貨,固態電解質與金屬鋰負極也已完成中試,接下來將全力推進產業化進程。在APU算力服務器方面,公司子公司廣東芯培森技術有限公司的APU芯片服務器已開始銷售,且計劃2025年推出第二代產品,該芯片可為分子動力學計算提供算力,未來有望在材料、能源等領域廣泛應用。公司是比亞迪汽車電池的導電劑材料主要供應商,雙方在固態電池材料方面已有一定合作基礎,未來深化合作空間較大。同時公司也在積極拓展市場,穩步推進與其他客戶的交流與合作。
同時有投資者提問:公司對一季度業績展望如何?能否增長?芯培森后續是否會進行IPO呢?機器人用固態電池方面,公司有沒有洽談一些相關公司去布局?
道氏技術表示,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的固態電池是推動人形機器人電動化的關鍵因素之一。公司已全面布局固態電池核心材料,正在和頭部機器人公司展開相關研究與合作,根據機器人多樣化應用場景下對固態電池的差異化需求,設計開發多種型號的固態電池方案,不斷驗證和優化迭代機器人用固態電池。
信息來源:道氏技術官網、2024年年度報告、2025年一季度報告、投資者互動消息及網絡公開信息等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蘇簡)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