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3月27日,天齊鋰業發布最新年報,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0.63億元,同比減少67.7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79.05億元,而公司上年利潤為72.97億元。
對于業績下滑,天齊鋰業表示主要原因有四個:一是鋰產品價格大幅下滑與定價機制錯配;二是重要的聯營公司Sociedad Químicay Minerade Chile S.A.(簡稱“SQM”)業績下降以及稅務訴訟最新結果導致凈利潤減少;三是終止澳洲奎拉拉二期氫氧化鋰項目資產減值損失減少規模利潤約5億元資產;四是匯兌損失增加。面對如此嚴峻的經營形勢,公司決定取消年度分紅,將資金用于應對行業寒冬。
業績與鋰價深度綁定
近年來,全球鋰資源產能不斷擴張,鋰市場供需格局發生逆轉。2022年碳酸鋰價格一度飆升至60萬元/噸的高位,但從2023年開始便一路狂瀉,到2024年年底已跌至約7.5萬元/噸,較巔峰期下降幅度超過85%,幾近成本線。
天齊鋰業的業務涵蓋鋰產業鏈的關鍵階段,包括硬巖型鋰礦資源的開發、鋰精礦加工銷售以及鋰化工產品的生產銷售,主要產品包括鋰精礦產品和碳酸鋰、氫氧化鋰、金屬鋰、氯化鋰等鋰化工產品。作為以鋰為核心的新能源材料企業,天齊鋰業的業績走勢與鋰價高度相關。
具體來看,鋰化合物及衍生品銷售量較上年同期增加81.46%,但實現營收80.75億元,同比減少39.24%,營收占比達61.81%,同比增長29%;鋰礦產品營收49.78億元,同比降81.7%,營收占比約38.11%,較前一年下降29.05%。
天齊鋰業在年報中指出,受鋰產品市場波動影響,盡管2024年度鋰化合物及衍生品的產銷量實現同比增長,但鋰產品市場價格整體呈現大幅下滑趨勢,公司鋰產品銷售價格及毛利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年報顯示,2024年天齊鋰業的鋰礦、鋰化合物及衍生品毛利率分別為63.71%、35.21%,較上年同期下降26.73個百分點、38.64個百分點。
核心競爭優勢猶存
盡管面臨短期業績波動,但天齊鋰業的核心競爭優勢猶存,對未來發展前景保持樂觀預期。
鋰資源自控優勢
天齊鋰業在全球擁有多處優質上游鋰資源項目。硬巖型鋰礦資源方面,公司在澳大利亞控股的格林布什鋰輝石礦是全球目前品位最高、儲量最大的在產鋰輝石項目。公司在國內控股的四川雅江措拉鋰輝石礦是亞洲最大的硬巖甲基卡鋰礦的一部分。鹽湖鹵水資源布局方面,公司參股的SQM擁有位于智利的阿塔卡馬鹽湖部分地區采礦權。此外,公司控股股東天齊集團直接或間接持有雅江縣上都布鋰輝石、硅石礦和燒炭溝脈石英、鋰輝石礦,其承諾,在保證天齊鋰業在同等條件下有優先購買權的前提下,將上述礦權、相關公司股權及相關資產以公平合理的價格出售、通過出售資產、轉讓股權及或其他切實可行的方案解決或處置給天齊鋰業或無關聯關系第三方。
產能穩步提升
鋰礦方面,公司控股的澳大利亞泰利森格林布什鋰精礦已建成年產能162萬噸,并正在推進化學級鋰精礦三號加工廠的建設,其設計年產能為52萬噸,預計2025年第四季度將生產出首批鋰精礦產品。待該項目投產后,格林布什鋰精礦的規劃年產能將超過210萬噸。與此同時,公司正加緊建設雅江措拉鋰輝石礦項目,該項目于2012年取得采礦許可證,計劃2025年全面推進項目選廠工程的施工建設。
鋰化工產品方面,天齊鋰業在國內外共有五處已建成的鋰化工產品生產基地,分別位于四川射洪、遂寧安居、江蘇張家港、重慶銅梁以及澳大利亞奎納納,已建成的鋰化工產品產能約9.16萬噸/年。其中四川射洪生產基地綜合鋰化工產品年產能約2.4萬噸,當中碳酸鋰產能1.45萬噸/年、氫氧化鋰年產能5,000噸/年、氯化鋰年產能4,500噸/年;江蘇張家港生產基地現有2萬噸/年電池級碳酸鋰產能;重慶銅梁生產基地現有600噸/年金屬鋰產能;四川遂寧安居工廠現有2.3萬噸/年電池級碳酸鋰建成產能,目前已基本實現滿產運營;澳大利亞奎納納工廠一期現有2.40萬噸/年電池級氫氧化鋰產能,目前處于爬坡階段。
展望2025年,天齊鋰業財務總監鄒軍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雖然行業仍處于“磨底”階段,但對2024年業績產生影響的因素,在2025年將被消除,預計2025年一季度業績會有所改善。
參考來源:天齊鋰業《2024年年度報告》、《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界面新聞等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喬木)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