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9月2日,全球運動技術公司舍弗勒韓國與高附加值高科技材料和零部件公司Cheomdan簽署了在舍弗勒韓國首爾辦事處利用廢硅資源循環技術實現氮化硅軸承球國產化的諒解備忘錄。
通過此次協議,舍弗勒韓國將提供技術開發和商業化的基礎設施,負責產品質量驗證和認證,而Cheomdanlab則負責廢硅資源循環技術的開發和優化,并進行制造工藝的研究和專利管理。同時,雙方將在市場營銷和銷售渠道方面合作,共同開拓全球電動汽車市場氮化硅軸承球的銷售渠道。
氮化硅陶瓷軸承球具有耐高溫、密度低、耐腐蝕、自潤滑、耐磨損等特性,其用于需要極限運轉環境的領域,如電動汽車驅動模塊中的高速旋轉混合軸承、高負荷風力渦輪機軸承、半導體工程泵超高速軸承以及太空和航空航天應用軸承。在電動汽車領域,氮化硅軸承球在電動汽車的高功率輸出和高速旋轉驅動環境下可防止電氣侵蝕引起的故障。近年來,受益于新能源汽車、風力發電行業發展速度加快,氮化硅陶瓷軸承球市場空間不斷擴大。2022年全球氮化硅陶瓷軸承球市場規模達到6.6億美元,同比增長8.9%。
目前,氮化硅陶瓷軸承球產品的生產仍以日本、歐美企業為主導,國際市場占有率、發展方向的引領力仍然被國外知名企業所控制,韓國在該領域完全依靠日本進口。為擺脫依賴,近些年韓國在氮化硅軸承球研究方面屢有成果。韓媒chosun daily在5月13日報道,為擺脫對日本進口的依賴,韓國滾動元件制造商NGB公司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計劃量產電動汽車用陶瓷軸承球,實現國產替代;韓國材料研究院(KIMS)工程陶瓷實驗室成功實現了電動汽車驅動模塊用氮化硅軸承球制造技術的國產化,由此克服了韓國在該領域依賴外國技術的局限性。
廢硅“重生記”
太陽能作為清潔、安全、充足、廣泛的可再生能源成為當前發展的重點,而在晶體硅太陽能電池集成板的生產過程中,硅片的切割會產生大量的硅粉,由于含有大量的雜質被人們稱作“廢硅粉”,目前,太陽能硅片切割廢硅料的回收已成為該領域的研究熱點。
采用微波加熱直接氮化太陽能切割廢硅粉制備Si3N4粉體和燒結Si3N4陶瓷以SiC/Si3N4復合材料,實現了太陽能切割Si粉的高效回收再利用,為其他廢棄物的回收再利用提供了工藝技術參考,具有較大的應用空間。與常規燒結方式相比,微波燒結能夠促進物相的擴散,提高材料的致密性,相對密度提高了4.77%,可有效提高SiC/Si3N4復合材料的熱擴散系數,提高了99.20%。
舍弗勒韓國首席執行官 Lee Byung-chan 表示,利用韓國國內廢硅資源循環技術開發氮化硅軸承球是實現可持續發展和綠色環保發展的重要一步。
來源:舍弗勒韓國官網
羅銅:微波加熱工業廢硅粉制備Si3N4及其復合材料研究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空青)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