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近日,氧化鋁漲價、缺貨的消息不斷傳出。現貨端,5月7日,山西、河南、山東、廣西、貴州、內蒙古氧化鋁四網均價分別為3560元/噸、3545元/噸、3539元/噸、3624元/噸、3565元/噸、3543元/噸,分別上漲72元/噸、67元/噸、71元/噸、59元/噸、57元/噸、72元/噸。
據SMM統計,2023年全年國內電解鋁累計產量達4151.3萬噸,對氧化鋁的需求僅為7991萬噸,加上2023年氧化鋁凈進口56.29萬噸,電解鋁端對氧化鋁的需求約為7934萬噸,而截至2023年底,中國氧化鋁建成產能約1億噸左右。
如此看來,我國氧化鋁行業屬于產能過剩行業,開工率常年保持在80%,為何會出現缺貨、價格被動拉漲的情況呢?小編分析原因主要在于上下游當前局勢。
下游需求擴大
自今年3月份開始云南電解鋁企業逐漸進入復產階段,雖然初期進展不及預期,但持續兩個月以來,區域復產保持穩步推進局面,截至4月底,云南電解鋁已經復產68萬噸/年,近期計劃復產產能約20萬噸/年。而且伴隨著5-6月份云南水電供應逐步改善,云南電解鋁全面復產有望達成,帶動氧化鋁剛性需求大幅增加。
另外,春節后電解鋁企業壓價采購意愿明顯增加,逢低價少量采購,以履行長單為主。電解鋁廠在經歷了兩個月的原料緩慢去庫之后,部分長單簽訂不飽和的電解鋁企業不得不在現貨市場詢價采購,保證安全原料庫存。
國產礦復產緩慢,氧化鋁提產受限
據SMM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鋁土礦產量6552萬噸,累計同比-3.4%,下半年產量環比呈現逐月下滑的趨勢。2024年一季度國產鋁土礦產量共計1310.7萬噸,累計同比-19%。
我國鋁土礦資源較為匱乏,鋁土礦資源保障程度低,可開發利用的后備資源嚴重不足,對外依存度大,國內鋁土礦供應長期處于偏緊狀態。尤其近期受安全生產督導檢查及復墾等影響,山西和河南鋁土礦復產緩慢,隨著時間推移,導致內陸企業穩產提產壓力越來越大,超過200萬噸/年的復產產能難以如期釋放。
受國產礦供應偏緊及復產緩慢影響,氧化鋁提產受限。
進口礦補充作用有限
國產礦缺口明顯,氧化鋁廠不得不選擇補充進口礦以維持生產,而有消息傳出產成品質量未能達到國標標準,影響下游電解鋁廠生產溶出,變相處于“減產”狀態。
另外,幾內亞部分港口發運受阻,雖然近期運輸問題已逐漸緩解,但是港口駁船要求加價,雙方處于談判僵持狀態。并且,從幾內亞港口發運至國內需要一個半月左右的周期,所以部分氧化鋁廠受此影響短期可能有減壓產計劃。
小結
綜上所述,國產鋁土礦供應不足,進口礦產成品質量存疑,氧化鋁產能無法釋放,同時下游電解鋁廠二季度復產+新增產能帶來需求增量,或許是此次氧化鋁缺貨漲價的主要原因。
參考來源:混沌天成研究、Mysteel、粉體網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山川)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