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稀土價格經過幾個月的平穩運行,其間雖然略有浮動,但對稀土行業整體影響不大,稀土產品價格在5月份再度出現大幅上漲,部分產品漲幅超過30%。導致出現這一狀況是因為我國政府對稀土資源進行了有效的政策調控,而世界市場對稀土的需求量仍在不斷上升,稀土價格出現上升趨勢。并且在一段時期內還會有上調的彈性空間。
稀土產品價格5月出現的大幅度上漲,是行業復蘇以來的第二次大幅度上漲。與第一次價格上漲所不同的是,這次漲幅大受國家產業政策調控影響比較大,國家對稀土等資源進行了較為科學的規范和利用。稀土產品價格上漲,最主要的原因來自于需求增長下國家對稀土供應總量的調節。目前政府對國內稀土資源進行調控,控制資源供給量,與此同時,新材料行業快速發展對稀土的需求仍在不斷上升,這是拉動稀土價格大幅度上漲的市場原因;其次,我國稀土產品的出口配額基本是在每年4、5月份下發到各大生產廠家,而今年此時正是國家節能減排政策出臺的時期,所以二季度作為傳統意義上的稀土消費高峰期,加上國家對企業環保要求的體現,也直接影響稀土價格出現波動;如今年4月至5月,國家關停了四川封山和包頭地區的部分稀土分離車間,針對環保問題進行停產整頓,這在一定程度上給稀土市場一個明確的信號,也可能造成稀土產品供應緊張。
今年我國稀土行業將繼續執行總量控制,總量指標為87020噸,比去年增加3300多噸。與旺盛的市場需求不成正比。單從稀土行業報價數據顯示,碳酸稀土的價格已經由5月初的1.2-1.3萬元/噸上漲到目前的1.48萬元/噸,部分地區報價已經達到1.7萬元/噸,漲幅超過30%。各類稀土氧化物價格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特別是氧化釹和氧化鐠釹。氧化釹價格由5月初的17萬元/噸左右上漲至目前的19萬元/噸,部分地區報價達到22萬元/噸,漲幅達29.41%。金屬釹價格由5月初的24萬元/噸上漲至目前的30萬元/噸,漲幅達25%。其成交價格亦會在高位徘徊。
同時,我國已從6月1日起對142項資源類商品調高或開征出口關稅,其中對稀土金屬、精煉鉛、氧化鏑和氧化鋱等出口開征10%的出口關稅,將鎳、鉻、鎢、錳、鉬和稀土金屬等金屬原礦的出口關稅由目前的5%~10%提高至10%~15%。國家對稀土行業宏觀調控政策進一步趨緊的信號明確,開征和上調出口關稅旨在提高稀有金屬的出口門檻,以遏制國內無秩序亂采濫挖盲目出口的企業短期行為,調控這些戰略性資源更科學合理地利用。由于我國稀土產量占據全球產量的80%以上,有較強的議價能力,在碳酸稀土和稀土精礦供應緊張的情況下,國內企業不可能獨自承擔全部出口關稅,預計國外采購商最終將接受中國方面的報價,這將成為未來支撐稀土價格繼續上漲的主要動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