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先進陶瓷及其復合材料團隊立足于西安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由國家級課程思政教學名師、西安理工大學校長助理、研究生院院長趙康教授作為團隊帶頭人,團隊長期專注于多孔陶瓷、陶瓷基復合材料、納米復合材料等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
● 多孔陶瓷結構設計及性能化
● 超高溫陶瓷有機前驅體設計開發
● 聚合物轉化陶瓷纖維/涂層及涂層防腐性
● 骨植入材料的研發與應用
部分研究成果
01 航空航天(高溫熱防護材料)
■ 超輕BN纖維氣凝膠
氮化硼氣凝膠,它的密度也非常的低,有研究者曾把它放在狗尾巴草上,狗尾巴草基本沒有彎曲的現象。該團隊研制的超輕BN纖維氣凝膠材料的密度僅為0.0198g/cm3,在空氣下抗氧化溫度高于900℃,廣泛應用于導熱、熱防護領域。
■ ZrC纖維氣凝膠
高溫熱防護ZrC纖維氣凝膠
ZrC作為一種高熔點、高硬度、高化學穩定性的金屬碳化物,常應用于超硬材料、表面涂層等領域,在制備過程中將其氣凝膠結構化,可在保留 ZrC本身優良物理特性的前提下,實現材料的超級絕熱隔熱。該團隊研制的高溫熱防護ZrC纖維氣凝膠具有具有超輕、高孔隙率、低熱導率等特性,出色的隔熱性能使其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飛行器的發動機噴管、鼻錐,喉襯等高溫部件。
02 生物醫藥
■ 自膨脹PMMA基復合骨水泥材料
通過對PMMA骨水泥改性,獲得的骨水泥復合材料在植入人體后吸收體液而膨脹,解決了因PMMA骨水泥在植入后收縮而發生無菌性松動的難題,用于骨缺損填充,對于提高治療錐體壓縮性骨折及關節置換術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意義。
■ 生物活性涂層
在鈦表面構建具有壓電效應的生物活性涂層,促進骨整合,同時在同軸納米管中載藥解決納米管載藥出現的爆釋問題。解決醫用鈦及鈦合金在臨床使用上的問題,滿足臨床上對縮短骨修復周期的需求。
03 環境凈化
■ 樹莓狀TiO2-SiO2-C光催化復合材料
團隊研發的樹莓狀TiO2-SiO2-C光催化復合納米顆粒具有比表面積大、金紅石/銳鈦礦異質結、表面活性位點豐富的特點,能夠高效穩定地降解各類有機污染物,可用于污水處理領域。
■ BaTiO3/ZnO復合納米纖維
BaTiO3/ZnO復合納米纖維是一種雙壓電增強載流子分離的壓電光催化劑,可有效地降解有機污染物,為壓電光催化增強機制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采用該技術具有綠色,環保,可利用自然能量等優點,廣泛應用于水污染治理領域。
04 防腐涂層
TCS-MSNs@TA-FeⅢ/EP—S2-響應抗菌防腐涂層
通過將負載TCS的納米容器功能化包覆處理得到的具有智能響應功能的TMTF填料加入到有機基質中,賦予了環氧涂層智能抗菌功能,并采用S2-響應機制針對硫酸鹽還原菌腐蝕環境,具有高效抗菌、延長抗菌時效、降低成本等優勢,可廣泛應用于石油天然氣管線微生物腐蝕防護領域。
科研實力及項目成果
團隊擁有“先進陶瓷材料”、“腐蝕防護材料”、“生物醫用材料”、“無機催化材料”等研發與制備科研實驗室,同時依托陜西省腐蝕與防護重點實驗室、現代分析測試中心、材料科學與工程實驗中心等分析測試實驗室,開展多種與企業生產、先進材料的研究工作。
同時具有在日本福井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第四軍醫大學、西安航天復合材料研究所、西北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知名高校學習交流機會。
參考來源:西安理工大材料學院、信息苑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空青)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