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5月23日下午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經濟產業省公布外匯法法令修正案,正式將先進芯片制造設備等23個品類納入出口管制,該管制將在7月23日生效。
該出口管制措施涉及清洗、成膜、熱處理、曝光、蝕刻、檢查等23個種類,包括極紫外(EUV)相關產品的制造設備和三維堆疊存儲器的蝕刻設備等。
我國半導體設備行業現狀
2022年全球半導體行業市場規模達到5801億美元,達到歷史新高,過去十年復合增長率7.4%,預計未來8年行業年復合增長率7%。
“一代設備,一代工藝,一代產品”,半導體產品制造要超前電子系統開發新一代工藝,而半導體設備要超前半導體產品制造開發新一代產品。行業的發展源于設備的更新迭代,設備是半導體行業的基石。
2012-2022年全球及中國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年復合增長率分別達11%、27%,中國市場增速快于全球。我國半導體設備銷售額占全球比重提升,2022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為1076億美元,中國大陸半導體設備銷售額占全球銷售額26%,達到283億美元,超出中國臺灣(25%)、韓國(20%)、北美(10%),連續三年成為全球最大半導體設備市場。
雖然我國目前已經是全球最大的集成電路應用市場以及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設備應用市場,但是在設備領域的國產化率卻極低,外部對于我國半導體行業先進設備的封鎖,正是我們常聞的“卡脖子”環節。
從全球前十大半導體設備公司營收排名來看,三家美國、四家日本、兩家荷蘭、一家韓國公司。
美國在薄膜沉積、離子注入、量測領域占據壟斷地位。應用材料在PVD、CMP、離子注入全球市占率分別為86%、68%、64%,泛林在刻蝕、電鍍設備市占率分別為46%、78%,科磊在量測領域市占率54%。
日本在涂膠顯影、清洗設備占據優勢。東京電子涂膠顯影設備市占率89%、迪恩士清洗設備市占率40%。
荷蘭光刻機是絕對龍頭,原子層沉積處于領先地位。阿斯麥占據全球77%市場份額,先晶半導體ALD設備市占率45%。
聯合國國際貿易中心的統計顯示,日本2021年向中國本土出口的制造設備達到約120億美元,金額占出口到全世界的設備的近4成,在所有地區中最高。
2022年國內大部分半導體設備環節國產化率仍不足20%
資料來源:SEMI,Gartner,中國電子專用設備工業協會,東吳證券研究所
從工藝環節來看,目前國產半導體設備廠商在刻蝕、沉積、熱處理、清洗、涂膠顯影、量測、CMP、離子注入以及測試機、分選機、探針臺等核心工藝環節已取得長足進步。
但整體來看,半導體設備國產化率仍處于低位。
商務部回應
對此商務部回應:
日本政府正式出臺針對23種半導體制造設備的出口管制措施,這是對出口管制措施的濫用,是對自由貿易和國際經貿規則的嚴重背離,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在日方措施公開征求意見期間,中國產業界紛紛向日本政府提交評論意見,多家行業協會公開發表聲明反對日方舉措,一些日本行業團體和企業也以各種方式表達了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擔憂。但令人遺憾的是,日方公布的措施未回應業界合理訴求,將嚴重損害中日兩國企業利益,嚴重損害中日經貿合作關系,破壞全球半導體產業格局,沖擊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和穩定。
日方應從維護國際經貿規則及中日經貿合作出發,立即糾正錯誤做法,避免有關舉措阻礙兩國半導體行業正常合作和發展,切實維護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中方將保留采取措施的權利,堅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資料來源:
[1]日本正式出臺半導體制造設備出口管制措施,商務部回應.人民網
[2]落地!日本對半導體設備出口管制.芯榜+
[3]半導體設備:強推!.半導體風向標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山川)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