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隨著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的貫徹實施,光伏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無論是光伏行業坩堝用高純石英砂,還是光伏超白玻璃用低鐵石英砂,其市場需求都迎來了超常規的增長。整個光伏產業鏈對高品質石英礦源,石英原料深加工技術的需求也顯得更為迫切。2023年4月21日,第一屆光伏行業用石英砂技術與市場交流大會在安徽鳳陽隆重召開,會議期間,我們邀請到了業內專家、學者,優秀企業家代表做客對話欄目,進行訪談交流。本期為您分享的是中國粉體網對湖南工業大學侯清麟教授的專訪。
1.高純石英砂是一種無可替代的礦物資源
光伏太陽能是一種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新綠色能源,對人類社會的發展作用彰顯著巨大前景,對世界經濟的貢獻不可或缺,是投資省、見效快、對環境影響最小的能源來源。
高純石英砂是光伏、半導體行業關鍵性原輔材料:高純石英砂是指因工業水晶資源枯竭后,由天然石英硅礦經過一系列物理和化學提純技術生產的具有某種粒度規格的高純非金屬、堅硬、耐磨、物理化學性能穩定材料。用高純石英砂生產的高檔石英制品具有耐高溫、耐腐蝕、低熱膨脹性、高度絕緣性和透光性等優異的物理化學屬性,被廣泛用于光伏、電子、高端電光源、國防科技等領域,是科技高端制造行業不可替代的原輔材料。
2022-2025光伏行業高純石英砂需求量平均復合增速加快。據侯清麟教授(以下簡稱“侯教授”)查閱資料綜合預測,2022-2025年全球光伏行業高純石英砂需求量分別為6.23萬噸、7.56萬噸、9.18萬噸、12.32萬噸,年均復合增速為25.52%。
2.光伏用高純石英砂國家標準
2016年11月開始實施的《光伏用高純石英砂》國家標準(標準號:GB/T32649-2016),對于石英砂的技術要求如下:外觀光伏用高純石英砂應為具有一定透明度的白色顆粒,無異色。光伏用高純石英砂的粒徑應在70μm~350μm范圍內,且在該粒徑范圍的累積質量分數應大于或等于90%。粒徑小于100μm或大于300μm的累積質量分數均應小于1%。二氧化硅含量光伏用高純石英砂中二氧化硅含量應大于或等于99.99%,灼燒失量應小于或等于0.01%。雜質元素含量光伏用高純石英砂金屬元素雜質總含量應小于或等于25μg/g,其中鉀、鋰、鈉含量總和小于2.5μg/g。
3.目前國內制備高純石英砂主要存在的不足
提及到目前國內制備高純石英砂存在的問題,侯教授表示,目前用于光伏產業的石英坩堝所需的高純石英砂基本依賴進口,至少內層砂必需是。美國矽比科獨占鰲頭,幾乎無可替代,其他國家不能望其項背。從而價格昂貴,對我國進口量限制。特別是中美貿易摩擦后更是價格飆升!使光伏產業的發展受到制約。
國內石英砂制備行業雖然用進口石英硅礦生產打錠和拉管用高純石英砂及光伏產業用石英坩堝外層用砂等取得長足進展,形勢喜人,但由于進口硅礦質量不一,尤其是氣液包裹體含量偏高,比如安哥拉石英硅礦……精制難度大。盡管如此,對光伏用石英坩堝內層砂的研制仍然存在某些暫不可逾越的鴻溝。
國內高純石英砂精制工藝基本大多停留在傳統模式,精制介質也存在許多問題,加之創新研究引導力度不夠,投入不多,尤其是創新工藝應用研究上遇到許多坎。雖有石英股份、菲利華石英等在努力研究,進展迅速,但要完全制備出石英坩堝內層高純石英砂在創新工藝應用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綜合來看,侯教授認為尚有如下三大主要問題:
(1)工藝流程長
(2)使用大量非環境友好酸
從水晶制備水晶砂,到如今石英硅礦制備高純石英砂,其精制工藝一直采用無機強酸HF、HNO3、H2SO4、HCl等剔除Al、Fe、Ca、Ti等主要金屬及氣液包裹體雜質。由于HF、HNO3尤其是HF酸對生態環境和人身傷害大,其殘液很難根治,環境污染嚴重。同時傳統工藝對氣液包裹體的剔除水平有限,能耗和成本高等,因此如何研究石英硅礦精制特別是破解環境污染等難題,需要做大量深入研究和卓有成效的工作。
(3)氣液包裹體雜質含量仍然偏高
據深度研究發現:國內用進口石英硅礦精制的高純石英砂氣液包裹體雜質含量在200~350ppm,即使是進口高純石英砂的氣液包裹體雜質含量也在100ppm左右。
值得關注的是,侯教授通過查閱資料和向有關專家請教,總結了目前氣液包裹體去除的主要方法:
酸堿差異腐蝕法(行業通用)
熱或冷爆裂法(行業通用)
氯化脫氣法(日本)
微波輻射法(在研階段)
侯教授團隊在微波輻射法方面做了多年研究,且取得很好的效果。
4.高純石英砂精制工藝如何創新?
在問及對于國內高純石英砂行業發展的一些建議時,侯教授表示可以從工藝技術理念、工藝流程、剔雜介質三個方面加強創新研究。
(1)工藝創新思想研究
針對傳統高純石英砂精制工藝中的流程長和除雜介質殘液污染環境等問題,侯教授認為在符合產品生產技術要求前題下,可以從縮短簡化工藝流程、減少設備臺套數、工藝剔雜介質創新等方面作出改變,以實現節能減排,降低消耗,改善生產條件,保護人文生態環境的目的。
(2)工藝流程創新研究
目前石英砂除雜的方法主要分為物理方法、化學方法。物理方法有磁選、反向浮選及煅燒水淬處理;瘜W方法包括無機酸浸及有機酸浸。常用的無機酸通常是HF、HNO3、HCl和H2SO4。目前通常通過物理方法與化學方法相結合能實現更好的除雜效果。
新精制工藝
(3)剔雜介質
除了除雜方法創新、流程縮短,工藝流程創新的另一個關鍵點是剔雜介質的創新。侯教授依靠國家自科基金委和湖南工業大學的大力支持,在國產石英硅礦無氟無硝制備高純石英砂工藝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以安哥拉礦石為參照,優選出與之相似組分的國產硅礦石,通過高溫水淬、研磨、在對H2O、CH4、C2H6與Na+、K+、Cu2+水合物進行原位比較監測基礎上,采用高頻電磁波作用后,改草酸、乙酸、H2SO4浸泡精制剔除Al、Fe、Ti等金屬雜質后過篩、干燥后制備超純石英砂。
5.高純石英砂 “卡”了誰的脖子?
侯教授表示,高純石英砂之所以引起業內高度重視,主要體現在其“卡脖子 ”問題上。眾所周知,高純石英砂是石英坩堝的上游關鍵原材料,而石英坩堝是晶體硅生產過程中的消耗品,目前廣泛應用于太陽能和半導體領域。目前一些二線的硅片企業,開始反映出缺少石英坩堝,可能面臨停產的問題。
石英坩堝分為內層透明層、中層氣泡復合層和外層薄氣泡層,各層質量占比分別為25%-70%、20%-40%和5%-30%,通常比例為4:3:4或者3:4:3。其中內層砂必需的4N8高純石英高端產品仍需要高價從美國、挪威等進口,而質量要求略低的石英坩堝中外層砂,其礦石原料也需要從印度、坦桑尼亞等國進口解決。
真正制約產業鏈的并不是石英坩堝,而是高純度的石英砂。目前的國際形勢決定了高純石英砂以稀為貴,從長期市場考慮,人工合成石英砂是替代天然石英砂的必然趨勢。誰能解決高純石英砂生產工藝問題,誰就相當于有了穩定的資源。
6.專家介紹
侯清麟教授是湖南安仁人,1955年2月生,博士,二級教授,中國注冊化工師,教授級高工。本科華南工學院(77級);中南大學碩士、博士;美國巴爾的摩大學MBA、MPA結業。現任湘潭大學博士、湖南工業大學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導師,湖南工業大學特聘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曾任衡山縣副縣長,湖南株洲化工廠處長、主任、石英玻璃廠(株洲327廠)廠長、湖南株洲化工集團研究院院長、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湖南工業大學黨委書記。曾獲兩屆湖南省優秀企業家稱號,兩項全國管理成果二等獎。
年近古稀的侯清麟教授,始終不忘鉆研專業科學技術,親自帶頭搞科研開發,他團隊的技改和科研項目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成果頗豐。
侯清麟教授從事普通石英替代水晶制備石英玻璃高端材料精制分離精制加工研究數十年,近十年來擁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4項,省部級重點項目5項,累計科研經費600余萬元,在美國英國等Top刊物及中南大學學報、功能材料、硅酸鹽等雜志發表Sci、Ei等論文30余篇,擁有國家發明專利13項。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星耀)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