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氮化硼有幾種不同的晶型,其中工業上常用的是六方氮化硼(h-BN)和立方氮化硼(c-BN)。不同晶型的氮化硼具有不同的性能,在應用領域內具有較大的差異性。h-BN具有良好的熱性能和電性能、優良的耐高溫和耐腐蝕性能、良好的力學性能和化學性能,在高溫狀態下又是優良的絕緣體,并且機械加工性能好,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在導熱、冶金、潤滑、絕緣、儲氫、電子工業、高溫抗氧化涂層、航空航天等領域有重要應用。
六方氮化硼的制備方法
固相反應法
利用固相反應法制備六方氮化硼,是指將含硼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均勻混合在一起,在持續高溫狀態下進行固相反應,將煅燒后的產物經后續的除雜處理得到結晶度高和粒度均勻的氮化硼粉體。用固相反應法來制備六方氮化硼,通常使用硼砂(Na2B4O7)和氯化銨(NH4Cl)作為原料,在氨氣氛圍下加熱到900~1100℃下保溫5h,其反應方程式如下:
微波熔鹽法
微波熔鹽法是把原料和鹽先混合均勻,再采用微波加熱的方式把鹽化為液相狀態,讓反應物在這種熔鹽液相介質中進行反應,待反應結束后將產物在適當的反應溶劑中將多余的鹽類雜質去除掉,清洗干燥后得到所需粉體。
化學氣相沉積法
化學氣相沉積法(CVD)可以看作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氣體反應原料導入存在某種催化作用的襯底表面上發生化學反應,形成一種新的材料沉積在載體襯底上。作為催化作用的襯底模具的化學成分、形狀大小都會對CVD反應的進行產生影響,同時也改變了六方氮化硼薄膜的形貌、質量、性能等方面,常用的模具有Cu、Ni、Pt等以及它們的合金。對于CVD反應過程中所需的氣體源常用的有具有氮元素和硼元素的有機或無機化合物和一些具有NH3的前驅體,例如環硼氮烷(B3N3H6)等。該方法的化學反應式如下:
使用化學氣相沉積法可以制備出純度高達99.9%以上的氮化硼,可以滿足大部分極端領域上的應用,但由于制作成本高產率低,所以售價也十分昂貴,不適合大規模工業化生產。
其它方法
除上述幾種制備六方氮化硼的方法之外,還有很多極具潛力的合成方法。如:
(1)水熱合成法是一種以水或有機溶劑作為反應介質,在低溫液相條件下制備出固相物質的技術;
(2)自蔓延技術。通過攝取外部能量使內部發生正順反應,以自身產物促進反應進行來制備氮化硼;
(3)離子束濺射技術。利用離子束濺射的方式得到沉積效果,進而制備氮化硼,反應條件可控性差,得到的產物有差異,但純度很好,可以進一步研究;
(4)激光誘發還原法。利用激光作為催化劑,使含氮化合物和含硼化合物進行氧化還原反應,得到氮化硼材料。
六方氮化硼的應用
用于陶瓷材料
hBN具有特殊的結構和性質,對提高陶瓷材料性能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耐高溫性和電絕緣性:可作為耐高溫電絕緣材料,具有優良的抗熱沖擊性;
(2)高導熱性及其穿透性:可作雷達的傳遞窗;
(3)熔點較高、熱膨脹系數小:用作高溫金屬冶煉坩堝、耐熱材料、散熱片和導熱材料;
(4)耐侵蝕性:可用于熔煉有色金屬、貴金屬;
(5)對大多數熔融金屬既不潤濕也不反應的性能:可用作熔化稀有金屬的坩堝、器皿以及輸送液體的管道、輸送泵等;
(6)較強的中子吸收能力:可與各種塑料、石墨混合使用,作為原子堆的屏蔽材料;
(7)介電性好、制品易加工:可與硼化鈦復合制備導電陶瓷蒸發舟;
(8)發光性:可作為發光材料。
導熱填充材料
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子產品小型化、集成化程度越來越高,性能的提高難免導致散熱方面產生問題,會影響產品的工作效率以及使用壽命,從而制約了微電子集成技術的發展。h-BN具有高絕緣性和高熱導率,是一種具有極大潛力的導熱填料,近年來,研究學者們通過共混、表面修飾、雜化效應及3D結構構筑等方法來進一步提高h-BN基導熱復合材料的熱導率,使它能夠更好的被應用在電子元器件上。
用于化妝品
h-BN具有優異的分散性能、高導熱率和化學惰性,無毒、透明,還可以減少油性皮膚的光澤。h-BN顆粒帶有靜電粒子,可增加化妝品的附著力和遮蓋力,還有良好的滑移特性,在化妝品中加入3%~30%的h-BN,可以使皮膚緊致且彩妝產品易于清潔。氮化硼含有很多懸掛鍵(-OH)與液體溶劑鏈接,比表面積大,用其生產的化妝品具有美白、純凈無暇的效果和優良的遮蓋性能。氮化硼作為口紅的填料,既有潤滑性,又有光澤。
用作載體
h-BN因生物相容性和穩定性好,可以作為抗癌納米載體來傳遞抗癌藥物,并且在酸性和升溫條件下能快速釋放藥物。
潤滑添加劑
相較于目前市場上使用的潤滑油添加劑,h-BN納米粒子作為潤滑添加劑具有更多的優點,不會存在壽命短、負載能力差等缺陷。h-BN的耐磨性好,硬度大,可以延長器物的使用時間,增加工作效率,滿足市場的使用需求。
吸附材料
多孔h-BN具有獨特的結構與性能,由于有較高的比表面積,所以對碳氫化合物、重金屬離子、油類等有機溶劑具有較強的吸附作用,在油水分離和污水凈化等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方面具有極大的研究價值。
參考來源:
[1]王媛文等.六方氮化硼的制備、改性及應用
[2]崔世強等.六方氮化硼的制備應用及研究進展
[3]李師等.六方氮化硼的制備與應用綜述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山川)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