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隨著智能制造和物聯網的發展,電子系統的封裝密度呈指數式增加;另一方面,大功率系統如大功率LED和IGBT等在工業和日常生活中變得不可或缺,這些應用需求都對未來電子封裝技術提出了極大的挑戰。
SiCp/Al散熱片,來源:鈞杰陶瓷
SiCp顆粒性能優異,成本低廉,具有低密度(ρ=3.2g•cm-3)、低熱膨脹系數(α=4.0×10-6K-1)、高楊氏模量(E=221GPa)等優點,而且高純SiC的TC可達200W•m-1•K-1。Al作為基體材料,是強度的主要載體,具有高導熱(170W•m-1K-1~220W•m-1K-1)、低密度(2.7g•cm-3)、價格低廉和易于加工等優點。將SiC和Al制備成復合材料后,結合了兩者各自的優點,能發揮出“1+1>2”的綜合性能優勢,如優異的熱物理性能、力學性能、摩擦磨損性能等,在電子封裝、航空航天、核電等領域能獲得廣泛應用。
從80年代開始,國外對SiCp/Al電子封裝復合材料的研究已經從試驗階段步入實用階段,首先在航空航天、光學、儀表等領域取得了實際應用。在軍用方面,已經有多種電子產品采用了這種材料,如混合電路(HIC)、多芯片組(MCM)的熱沉和超大功率模塊(IGBT)的封裝等,都獲得了不錯的效果。美國F-22“猛禽”戰斗機上的遙控自動駕駛儀、發電單元、抬頭顯示器、電子計數測量陣列等關鍵電子系統上,替代包銅的鉬作為印刷電路板板芯,取得了減重70%的顯著效果。由于此種材料的導熱率高達180W/(m•K),從而降低了電子模塊的工作溫度,減少了冷卻的需要,還被用于F-22戰斗機的電子元器件基座及外殼等熱控結構。此外,SiCp/Al復合材料還可以代替W/Cu合金應用于相控陣雷達的微波功率管封裝底。在民用方面,美國CPS公司采用壓力熔滲法生產的SiCp/Al電子封裝產品如封裝外殼、大功率IGBT基板和高亮度LED基板等,已大量投入市場。國內也已有公司采用無壓滲透工藝生產出3mm×3mm×0.5mm~150mm×150mm×10mm的SiCp/Al系列基板材料。
雖然SiCp/Al電子封裝復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綜合性能,原料來源廣泛,價格較低,但由于SiC與Al之間的潤濕性較差,SiCp/Al復合材料的制備工藝成為應用瓶頸。因此目前還主要用于軍工領域,而降低制造成本是研究和開發SiCp/Al復合材料面臨的關鍵問題。
在此背景下,中國粉體網將于2023年3月9-10日在江西萍鄉舉辦“2022第五屆新型陶瓷技術與產業高峰論壇”,我們邀請到湖南大學肖漢寧教授將作題為《碳化硅/鋁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其在電子封裝中的應用》的報告。屆時,肖漢寧教授將對SiCp/Al復合材料及其在電子封裝中的應用進行介紹,并對其關鍵制備技術進行詳細闡述。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山川)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