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憑成本低廉、安全性強等優勢,磷酸鐵鋰電池實現“逆襲”。去年8月,磷酸鐵鋰電池產量、年累計產量、裝車量已超三元電池。隨著技術演進,磷酸鐵鋰電池的能量密度能否突破“天花板”?而磷酸錳鐵鋰作為磷酸鐵鋰電池技術的“升級版”,引發廣泛關注。
據了解,磷酸錳鐵鋰可使電池能量密度提升15%以上。磷酸錳鐵鋰過去受限于其較低的導電性能與倍率性能,商業化的進程緩慢。隨著碳包覆、納米化、補鋰技術等改性技術的進步,一定程度改善了其導電性,磷酸錳鐵鋰產業化進程開始加速。目前,相關企業正積極布局磷酸錳鐵鋰產能,經歷一兩年左右的認證周期和生產放量后,磷酸錳鐵鋰將步入產業化進程。
“磷酸錳鐵鋰并非一個全新的概念,它已在小動力兩輪車、低速車等領域廣泛運用。”天津斯科蘭德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積剛表示,這些領域的電池認證周期較短,磷酸錳鐵鋰技術推廣較快。
磷酸錳鐵鋰在小動力領域的實踐,無疑是成功的,其性能明顯優于磷酸鐵鋰。“磷酸錳鐵鋰電池的放電曲線則與三元電池相似,既擁有高能量密度,又有較好的耐低溫性能,成本也低廉,因此廣泛應用于兩輪車。”李積剛表示。
高能量密度,是磷酸錳鐵鋰相較磷酸鐵鋰的核心優勢。
據李積剛介紹,磷酸錳鐵鋰理論容量與磷酸鐵鋰相同,為170mAh/g,但它相對于Li+/Li的電極電勢為4.1V,遠高于磷酸鐵鋰的3.4V,因此具有潛在的高能量密度優勢。當磷酸錳鐵鋰的實際容量發揮到與磷酸鐵鋰相同的程度,其能量密度比磷酸鐵鋰提高15%。
除了單獨使用,磷酸錳鐵鋰與其他正極材料混用,以提升電池性能,也是磷酸錳鐵鋰產業化的一大方向。李積剛表示,經過測試,磷酸錳鐵鋰復合80%的三元523材料后,其能量密度影響不大,但顯著提高了安全性能,并降低了三元電池體系的整體成本。
天津斯科蘭德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專注于新一代鋰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鐵鋰、磷酸錳鐵鋰研究開發及應用的創新型技術企業,擁有批量生產鋰離子動力電池所需的新一代正極材料--納米磷酸錳鐵鋰(LiMnxFe(1-x)PO4)核心技術與生產工藝。公司與戰略合作伙伴成立了天津研發中心和四川納米磷酸鹽正極材料生產基地。
不過,短期內,磷酸錳鐵鋰產業化仍需克服諸多瓶頸。例如,原料電池級硫酸錳制備難度較高,品質參差不齊;磷酸錳鐵鋰電池投入乘用轎車領域的認證周期較長,需要一兩年甚至更長時間。
隨著產品和技術的不斷成熟,磷酸錳鐵鋰產業有望獲得快速發展。為了解行業最新動態,中國粉體網旗下粉體公開課平臺將于4月20日線上舉辦“磷酸鐵鋰產業發展研討會”,屆時將邀請來自天津斯科蘭德科技有限公司的李積剛總經理作《新一代正極材料磷酸錳鐵鋰的開發與應用現狀》報告。報告人將介紹公司團隊在磷酸錳鐵鋰方面的研究開發和產業化推廣應用,使這種高能量密度的無鈷無鎳無貴金屬的廉價動力電池材料成為可能。
個人簡歷:
李積剛,國內最早的磷酸鹽正極材料產業化創始團隊成員,擁有近二十年電池材料從業經驗,在鋰電產業鏈中有深厚資源與人脈,見證動力電池一路發展,磷酸鹽正極材料資深專家,磷酸錳鐵鋰材料領軍人。
參考資料:
上海證券報:電池能量密度提升超15%,磷酸錳鐵鋰產業化進程加速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青黎)
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