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隨著交通運輸可持續性的不斷推進,電動汽車的生產和采用預計將在未來十年急劇擴大。反過來,對鋰離子電池及其生產材料的需求也在增加。
隨著電池材料供應鏈的發展,過去幾年對正極材料的投資似乎顯著加快。以下是全球部分著名的化學品和先進材料公司采取積極措施以加強其在新興市場中的立足點的例子。
正在芬蘭建設的巴斯夫陰極活性材料 (CAM) 工廠。
巴斯夫
德國化學品和材料公司巴斯夫計劃在2022年至2030年間投資35億至45億歐元(約合38億至50億美元),以生產正極前驅體活性材料(PCAM)和正極活性材料(CAM)。該公司預測,全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將占全球制造的所有汽車的30%。
“巴斯夫電池材料未來的成功有四個關鍵:擴大我們的全球運營足跡以服務本地客戶、推進技術、提供有競爭力的產品以及減少我們對環境的影響,”高級副總裁Michael Baier博士,在最近一篇關于該公司在電池材料領域的未來的博客文章中表示。
該公司目前在美國、芬蘭、德國、中國和日本經營著七個CAM制造基地。
LG化學
石化和先進材料制造商LG Chem承諾斥資約4.18億美元在韓國龜尾建設一個新的電池正極材料生產廠報道。一旦投入運營,該設施的產能將達到60,000噸/年。
近年來,電池材料已成為LG化學的三大主營業務之一。2月,該公司透露計劃到2026年將其在韓國、美國、歐洲和中國的生產基地的電池正極材料產能擴大到26萬噸/年。
浦項化學和通用汽車
美國汽車制造商通用汽車(GM)和韓國先進材料公司POSCO Chemical選擇了位于QC的Bécancour作為新的400美元陰極活性材料(CAM)生產廠的選址。該設施將由一家合資企業運營。
“通用汽車和我們的供應商合作伙伴正在為電動汽車創建一個新的、更安全和更可持續的生態系統,建立在北美資源、技術和制造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通用汽車全球產品開發、采購和采購執行副總裁Doug Parks,在3月7日的公告中表示。
這項投資正值通用汽車正努力提高到2025年在北美生產100萬輛電動汽車的能力之際。
除了通用汽車的合資企業,浦項化學目前還在中國建設一座30萬噸的CAM和前驅體工廠。到2030年,該公司預計將在其足跡中生產420,000噸/年的CAM。
前方的路
Powder&Bulk Solids預計,隨著需求的增加和更多電動汽車的投入使用,未來十年對電池正極材料領域的投資將繼續增長。全球正極材料市場以6.10%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到本期末達到228億美元。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平安)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