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1、全陶瓷軸承系列三項團體標準正式發布
軸承被視為工業裝備的“關節”,其性能直接影響著國民經濟及國防領域超過萬億重大裝備的可靠運行。日前,經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標準化工作委員會審定,以下三項標準正式發布。
《全陶瓷關節軸承 向心關節軸承》(T/CMES 04003-2022);
《滾動軸承 全陶瓷圓柱滾子軸承》(T/CMES 04004-2022);
《滾動軸承 圓柱孔全陶瓷球軸承產品幾何技術規范和公差值》(T/CMES04005-2022)。
該系列標準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生產工程分會組織,沈陽建筑大學(“高檔石材數控加工裝備與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牽頭研制。該系列標準將于2022年4月正式實施。
2、東方鋯業2021營收12.86億元,將著力發展高端結構陶瓷
3月15日,東方鋯業發布2021年年報。報告顯示,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86億元,較上年同期上升67.53%。
為響應國家綠色發展的號召,公司配合固態電池應用,進入新能源電池領域,將著力發展高端應用陶瓷結構件,適時進入電子消費領域,對標下游優質企業,實現公司下游產業發展。
3、東京大學等研究機構通過通電創造柔性陶瓷,有望提高與異種材料接合的耐久性
近日,東京大學發布的與名古屋大學、物質材料研究機構(NIMS)的共同研究成果表明,陶瓷通過通電降低彈性,同時保持硬度,使材料更具柔韌性。
(a)樣品在通電處理過程中的外觀,(b)接觸彈性模量對負載速度的依賴性
在這項研究中,為了開發利用通電引入的點缺陷的新材料功能,對于致密的氧化釔穩定氧化鋯樣品,爐溫為600°C,電流密度為400 mA/mm2。10分鐘后通電時,材料的機械性能通過聲速測量和納米壓痕測量進行評估。結果發現,當對樣品緩慢施加力時,彈性模量最多降低30%,材料變得柔韌,硬度得以保持。
4、國瓷材料2021年實現凈利7.95億元,將重點布局精密陶瓷結構件
3月9日晚間,國瓷材料披露2021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31.6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4.37%。
2022年,國瓷材料將重點布局以材料為核心的先進精密陶瓷結構件,并有序推進MLCC粉體材料、蜂窩陶瓷載體等募投項目的擴產進度和產能釋放,計劃把勃姆石擴產項目變更為募投項目,更好地滿足下游客戶不斷增長的需求,綜合提升公司業務規模和盈利水平,打造具有吸引力、競爭力、影響力的新材料高端產業集群。
5、宏達電子2021年營收增長 43.23%,陶瓷電容成新的業績增長點
3月10日,宏達電子(300726)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公告,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 20億元,同比增長 43.23%。
在公司主營鉭電容器業務繼續保持行業優勢地位的同時,通過平臺發展培育出了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部分控股子公司的產品如電源模塊、陶瓷電容等產品的訂單快速增長。
6、上海新陽氮化硅蝕刻液產品,已形成規模化銷售,填補國內空白
近日,上海新陽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用于存儲器芯片的氮化硅蝕刻液為承擔的國家科技項目原創產品。該產品已實現銷售,為我國發展自主可控的氮化硅蝕刻液做出重要貢獻。隨著市場及客戶需求的增加,公司也將持續開發更高等級的蝕刻液產品。
7、鼎龍股份氧化鋁拋光液已突破技術難關,進入噸級采購階段
鼎龍股份3月10日早間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武漢鼎澤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的氧化鋁拋光液產品在某家公司28nm節點HKMG工藝的Al CMP制程驗證通過。
8、山田集團鋰電新能源專用碳化硅陶瓷項目開工
3月5日上午,臨沭縣舉行2022年春季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山田集團鋰電新能源專用碳化硅陶瓷項目等43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預計總投資97.9億。
據了解,山田集團鋰電新能源專用碳化硅陶瓷項目占地50畝,新建廠房3.7萬㎡,購置擠出機、注漿攪拌機、真空感應燒結爐、數控精密磨及輝光放電質譜儀等關鍵生產檢測設備計84臺(套),形成年產1100噸鋰電新能源專用碳化硅陶瓷生產規模。項目達產后,年實現產值11億元,解決就業300余人。
9、沈陽自動化所在陶瓷3D打印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在陶瓷增材制造技術新領域取得新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種光固化數學模型,用于分析研究立體光刻(SLA)零件的成型質量;發現前驅體陶瓷漿料在增材制造過程中存在固化缺陷,并提出了改善方法。
目前,沈陽自動化所擁有了國內先進的陶瓷增材制造能力,具備高精度成型的立體光刻工藝、材料熱重分析儀器、溫控精準的1700度高溫電爐和真空脫脂爐等設備,能夠形成一條基于數字光固化成型的陶瓷產品制備的工藝鏈,自主研發和設計不同復雜形狀的陶瓷零件。
10、中硅高科牽頭申報的國家級氮化硅重點項目成功獲批
近日,中硅高科牽頭申報的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2021年產業基礎再造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高精密熱等靜壓氮化硅陶瓷軸承粉體項目”成功獲批。
本項目由中硅高科作為牽頭單位,聯合安徽工業大學、洛陽軸研所有限公司共同實施。項目將依托中硅高科硅基材料技術優勢,采用液相法制備高品質氮化硅粉體,規劃建設規模為300噸/年的高品質氮化硅粉體生產線。項目產品可服務于工業母機,并為精密軸承提供原材料。
參考來源:中國恩菲、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上海證券報、宏達電子2021年度業績快報、東方鋯業2021年年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山川)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