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繼8月下旬成為東風汽車集團嵐圖汽車的主要供應商、并在最新一期軟包電池裝機量排行榜強勢登頂后,孚能科技最近又獲得大訂單。
9月19日,在南昌舉行的江西省汽車產業鏈對接暨省產汽車展示洽談會上,孚能科技與江鈴集團新能源、國機智駿舉行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
具體的合作方面,孚能科技將在2025年之前為江鈴集團新能源提供合計15萬套動力電池,為其相關車型共同開發高能源密度、高續航、低成本的動力電池,打造行業內具有高競爭力的產品。
圖:孚能科技與江鈴集團新能源簽約
在2023年年底之前,孚能科技將為國機智駿提供合計10萬套動力電池,雙方以該具體項目合作為抓手,對電池各環節進行成本優化、提升產品品質,共同努力在2023年底前推動兩款車型實現總計10萬臺的生產與銷售目標。
圖:孚能科技與國機智駿簽約
至此,孚能科技拿下了江鈴集團新能源、國機智駿兩大主機廠合計25萬輛汽車的動力電池配套。按每輛汽車配套50KWh儲電量來計算,25萬輛汽車將需要用到12.5GWh的動力電池。按0.8元/WH的軟包電池價格來計算,那么本次12.5GWh的訂單價值高達100億元。
OFweek鋰電網注意到,早在8月25日,孚能科技發布公告稱,孚能鎮江已收到嵐圖汽車的定點通知書,東風嵐圖H56預計在未來7年內電池需求5GWh。按0.8元/WH的軟包電池價格來計算,那么5GWh的訂單價值40億元。
軟包電池裝機量重回第一
今年上半年,軟包電池裝機量排行榜可以用“亂成一鍋粥”來形容。(詳見《寧德時代/捷威/孚能等軟包電池裝機量排名“亂成一鍋粥”》)
在一季度,排名前十的企業分別是孚能、桑頓、捷威、億緯鋰能、盟固利、萬向123、南都鴻芯、多氟多、寧德時代和衡遠新能源,10家企業合計裝機量合計占比98.6%。
對比之下可發現,2019年高居第二的卡耐新能源未上榜,河南鋰動、微宏等掉出前10,億緯鋰能、南都鴻芯、衡遠新能源新進入。
在上半年,該排行榜前10變成捷威、寧德時代、孚能、萬向123、盟固利、多氟多、億緯鋰能、桑頓、卡耐和華鼎國聯,10家企業合計裝機量合計占比95%。
該份榜單最大的變化是孚能科技的“潰敗”。因為2017年、2018年、2019年連續三年在中國市場軟包電池裝機量中排名第一的孚能科技掉出榜首,并且連第二都排不上,屈居第三。
不過,孚能科技在8月強勢回歸。單就8月而論,孚能科技單月軟包電池裝機量達到109.5MWh,重回單月軟包電池裝機量第一,并遠遠領先于當月第二名多氟多的52.9的MWh。
圖片來源:OFweek鋰電網整理
據了解,今年8月,孚能科技主要為廣汽乘用車、北京汽車、南京金龍配套軟包三元電池,其中配套廣汽乘用車的傳祺Aion V電池裝機量占其當月總裝機量的69.3%。
從1-8月軟包電池裝機量排名看,前十的企業分別為孚能科技、捷威動力、寧德時代、多氟多、億緯鋰能、萬向123、盟固利、桑頓新能源、LG化學、卡耐新能源。
孚能科技憑借8月的出色表現,在該榜單中也回歸了第一。由于最近的起勢,孚能科技再被其它企業超越的可能性已經很小,或許其已預定了2020年軟包電池裝機量排行榜的榜首,實現中國市場軟包電池裝機量排行榜的“四連莊”。
圖片來源:OFweek鋰電網整理
技術實力過硬
足夠好的產品才能獲得市場的青睞。8月29日,孚能科技披露的2020半年度報告顯示,雖然公司營業收入同比下降71.83%并且凈利潤盈轉虧,但重視技術的孚能科技,對于投入研發費用可謂毫不手軟。
數據顯示,孚能科技今年上半年投入研發的費用高達1.86億,同比上升85.76%,占其營業收入的65.26%!
得益于高比例的研發投入,目前孚能科技的多項高端產品,已成功進入或即將進入產業化階段:
其單體電芯能量密度最高能達到285Wh/kg,領先國內同行,并計劃于五年內將量產產品的能量密度提升至350Wh/kg;其最新一代的電池充放電倍率已經達到2.2C,充電循環壽命可以達到2000次以上,還能保證90%以上的保持率,質保超過50萬公里;其最先進的三元軟包鋰離子電池,已具備20分鐘內充滿80%容量的快充能力;其高安全性的高鎳三元軟包鋰電池,已通過苛刻的針刺測試,即將產業化。
高能量密度、高倍率快充能力、長壽命、高安全性能,這些三元電池未來發展的方向,孚能科技突破進程顯著,鞏固了一貫的技術領先地位。
從專利情況看,截至2020年6月末,孚能科技擁有66項境內專利、16項境外專利,正在申請的境內外專利合計107項。
制約孚能科技的只有產能
8月21日,孚能科技在答投資者問中表示:“公司2019年度的有效產能3.13GWh,產能利用率約90%,產銷率超過80%,公司2019年贛州基地處于產能擴張階段,新增產能的建設需要一定的周期,投產需要一個爬坡過程;目前鎮江產能逐步投產中,建設進度符合預期!
暫且不說最近新增的嵐圖汽車、江鈴集團新能源、國機智駿等訂單,在今年之前,北汽新能源、戴姆勒等客戶的動力電池需求就已經相當大。
2017年,孚能科技與北汽簽訂了5年100萬臺新能源汽車的戰略合作協議,成為當時業內有史以來最大訂單。100萬臺新能源汽車約需要50GWh的動力電池。
2018年,孚能科技則擊敗LG化學、寧德時代等頂尖廠商,拿下奔馳戴姆勒千億級訂單。依據合同,2021至2027年,孚能科技將為奔馳提供總規模140GWh的動力電池產品,相當于280萬輛純電動車的電池裝機量。
孚能科技2019年的有效產能才3.13GWh/年,如何能滿足客戶需求?擴產成為重中之重。
據悉,孚能科技2019年完成擴產的贛州基地,但是其產能并沒有達到理論上的5GWh產能,而是在今年上半年又做了進一步升級改造;鎮江8GWh生產基地受疫情影響,直至今年6月才開始全天候生產,已進入產能爬坡階段;二期8GWh生產設備,正進入調試階段。
此外,孚能科技在德國沃爾芬建設電池工廠也在進行之中,首期產能預計6GWh。
基于產能的爬坡,孚能科技方面表示:“公司客戶下半年的訂單需求目前正常!
總結
如同LG化學所宣稱的擁有1250億美元在手訂單一樣,孚能科技手中的訂單同樣不少。以貫穿時間最長的戴姆勒7年140GWh訂單看,已入股的戴姆勒就將讓孚能科技“忙上不止7年”。
孚能科技已經握著一手好牌,具備了成長為全球頂級動力電池供應商的條件與潛力!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山川)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