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近幾十年來我國醫藥工業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已經建立了一個比較完整的醫藥工業體系。但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尤其在新藥研究方面差距很大。目前我國生產的絕大多數產品都系仿制,對新藥的研發一直是研究領域的重點。
新藥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依托于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1988年,作為世界銀行“重點學科發展項目”的一個子項目通過專家論證,并被遴選為世界銀行“重點學科發展項目”的試點實驗室;1990年10月批準對外開放;1995年6月完成建設并通過國家驗收;2004年被國家科技部授予“國家重點實驗室計劃先進集體”稱號,獲金牛獎;2001-2016年,連續四次在全國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中被評為優秀實驗室。
研究方向
實驗室以腫瘤、神經退行性疾病、代謝性疾病和重大傳染病等嚴重危害我國人民生命與健康、威脅我國公共安全的重大疾病為研究重點,以富有我國特色的天然產物和化學合成化合物為主要研究對象,綜合應用化學、生物學及其他相關學科的最新理論、方法和技術,尋找和發現防治疾病的生物活性物質,從分子、細胞、器官和整體動物水平研究其藥理、毒理和作用機理,研究和發現新藥先導化合物,開展與藥物研發相關的基礎理論與創新技術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靶標發現與功能確證研究;藥物分子設計和大規模虛擬篩選;藥物先導化合物的發現、結構優化及構效關系研究;藥物篩選新模型和新方法的建立;藥物分子作用機理研究;先導化合物及候選藥物的早期代謝特性和安全性評價研究等。
實驗室成員
現任重點實驗室主任李佳研究員,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裴鋼院士。現有課題組39個,現有兩院院士6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1人,973項目首席科學家5人,杰青20人,優青4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獲得者4人,上海自然科學牡丹獎獲得者1人。19人次應邀擔任J. Med. Chem.、ChemMedChem、Drug Discovery Today、J. Ethnopharmacol.、Eur.J.Pharmacol.、Cancer Biol. Ther.等國際藥學權威雜志的編委會成員。
李佳,藥理學博士,研究員。1992 年畢業于浙江醫科大學藥學系。2000 年在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獲理學博士學位。現任中科院上海藥物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研究組長、新藥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化合物樣品庫管理委員會副主任。
科研成果
實驗室緊緊圍繞“出新藥”這一國家目標,積極承擔國家的重大新藥創新和研究項目,近年來主持國家973計劃2項、國家863項目14項、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2項、“重大新藥創制”國家重大專項項目24項。
實驗室每年發表SCI論文近180篇,其中一批論文發表在Science、PLOS Biology、PNAS、JACS、JBC、JMC等綜合性學術期刊上,被同行廣泛引用,展示了我國新藥研發基礎研究領域快速走向國際前沿的趨勢。
歷年共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3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中國科學院杰出科技成就獎1項、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上海市自然科學一等獎2項、上海市科技發明一等獎1項。
參考來源:實驗室官網、百度百科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墨玉)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