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稀土資源應用技術創新中心(依托單位: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熊文良研究員領銜的稀土高效利用技術團隊,繼稀土 “浮團聚磁選”新技術之后,再度創新提出了“稀土-螢石協同利用”新技術。
上世紀60年代,美國芒廷帕斯稀土礦山的脂肪酸加溫浮選技術是最早采用浮選方法回收氟碳鈰輕稀土資源的綜合利用技術,可稱為1.0版。上世紀80年代,我國白云鄂博稀土礦首次采用萘羥肟酸加溫浮選法回收氟碳鈰和獨居石混合稀土礦,開創了稀土利用技術的2.0版。此后,該技術一直作為我國主流的氟碳鈰稀土礦回收技術,在各大礦山得到廣泛應用。
“稀土-螢石協同利用”新技術可以說是稀土高效利用技術的3.0版。我國典型氟碳鈰稀土資源通常伴生螢石,隨著螢石的戰略地位日益提升,科研人員的研究方向從回收稀土為主,轉變為稀土-螢石兼顧的回收理念。此外,傳統的萘羥肟酸加溫浮選技術存在加溫能耗高、萘羥肟酸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對環境不夠友好、回收作業流程復雜難以控制等問題。
針對以上技術瓶頸,稀土資源應用技術創新中心研究團隊經過近3年的不懈努力,開創性地提出了“稀土-螢石協同利用”新技術。該技術著力綠色、低碳、協同,重點突破了稀土-螢石混合浮選綠色捕收劑、稀土-螢石短流程協同利用工藝和螢石與堿土金屬精準分離高效抑制劑等三大關鍵技術,實現了稀土-螢石的零加溫浮選,采用了更為綠色的非萘羥肟酸捕收劑,將稀土-螢石分步浮選再分離簡化為一步混合浮選再分離,大大簡化了工藝流程。
目前,該技術已完成了實驗室試驗,成功獲得了高品質的稀土產品和螢石產品,正在四川攀西地區多個礦山開展工業試驗。該技術有望推廣至白云鄂博稀土礦,帶動硬巖型稀土礦綠色高效開發的整體飛躍,真正實現以技術創新推動我國稀土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茜茜)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