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近日比亞迪推出“刀片電池”發布會后,磷酸鐵鋰爆紅了一把。又因此前特斯拉與寧德時代簽了一份合作協議。協議中,雙方隱晦的以“無鈷電池”為主語,并未透露新電池具體成分。不少人猜測可能是以磷酸鐵鋰作為正極材料的電池,但并未得到證實。看這形勢,三元正極材料要被磷酸鐵鋰壓倒了嗎?事情并沒有這么簡單。
四大正極材料性能對比
磷酸鐵鋰能量密度提升有限
比亞迪的“刀片電池”實際上是從電池結構上進行了優化。比亞迪工程師對刀片電池的電池包結構進行重塑,由電芯直接成包(CTP),省去模組和結構件,使刀片電池的電池包空間利用率提高到了60%。體積能量密度比傳統磷酸鐵電池提升50%,重量比能量密度可達到180Wh/kg。這是“刀片電池”可以提供的能量密度上限,再看看三元正極材料電池目前能達到的能量密度是多少呢?
2019年5月國內生產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TOP10
數據來源:電動汽車觀察家
可以看到國內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前十都超過了200Wh/kg最高者達251.7Wh/kg,且都是采用的三元正極材料。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材料電池在能量密度方面還是有不小的差距。
格林美已經研發出9系三元前驅體材料
不光磷酸鐵鋰的研究在不斷進步,主攻三元正極材料的公司也沒閑著。目前三元正極材料中能量密度比較高者都是NCM811,即鎳(Ni)占80%,鈷(Co)占10%,錳(Mn)占10%。
格林美作為國內領先的三元前驅體材料生產商,已經研發出了9系產品,9系是指鎳金屬的摩爾比超過90%的三元前驅體材料,包括Ni90、Ni92、Ni95等,也就是說9系產品對鈷的需求會更低。目前格林美聲稱他們已完成9系產品的研發和量產,并處于全球領先水平。這意味著三元正極材料電池的能量密度會進一步提升,磷酸鐵鋰遠遠追不上了。格林美還表示未來三年,公司已簽署近30萬噸三元前驅體戰略長單,訂單情況穩定。并且堅信高鎳三元電池依然是現在及未來發展的主流。
格林美三元前驅體定位于高鎳與單晶高端產品,全面掌握了高鎳(NCA&NCM6系、7系、8系及9系)與單晶材料的制造技術,目前已建成10萬噸/年三元前驅體產能,高鎳與單晶銷售占總銷量的80%以上,主流供應三星供應鏈、CATL、ECOPRO、LGC、廈門鎢業、容百科技等全球行業知名客戶。
作為全國最大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前驅體生產基地,三元前驅體出貨量占據中國市場第一的公司,格林美透露出來的這些信息是否可以讓我們更客觀地看待兩種正極材料?誠然,磷酸鐵鋰電池技術的進步值得業內人士的關注和肯定,但是我們也有理由相信三元正極材料的江湖地位不是那么輕易會被動搖的。不過我們也非常樂意看到兩種材料的良性競爭,不管是哪一種材料,性能進一步提升,工藝繼續優化,對國內動力電池行業都是可喜之事。
參考來源:
電腦之家.比亞迪“刀片電池”利刃出鞘 引領新能源汽車技術變革
電動汽車觀察家.啥也不說了,上最真實動力電池能量密度排行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墨玉)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