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提出要發力于科技端的基礎設施建設包括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七大“新基建”板塊。
在“新基建”建設中,5G基建和充電樁的建設項目對新能源行業具有重要意義,受此影響,新能源鋰電市場或將持續發力。然而由于磷酸鐵鋰電池的技術發展獲得新突破,未來新能源車和5G基建儲能電池將迎來新的變數。
目前市場較為認同鋰電池市場磷酸鐵鋰電池應用邏輯已經出現如下變化:
1)政策層面,推動乘用車三元化的政策因素逐步弱化,技術路線可能分化;
2)技術層面,2019年以來寧德時代、比亞迪出現明顯技術進步,特別是比亞迪“刀片電池”方案更加適用于磷酸鐵鋰電池,這使得磷酸鐵鋰電池與三元電池體積能量密度的差距縮小;
3)成本層面,精簡結構可以從電池包層面實現降本,磷酸鐵鋰電池的降本空間超過預期,磷酸鐵鋰電池包的成本有望率先達到0.5X元/Wh的水平。
新基建中,5G建設正在進入高峰期:近日,中國移動發布2020磷酸鐵鋰電池采購招標,計劃6.102億Ah不超過25.08億元;此外,中國移動披露2020年 5G基站建設目標30萬個。中國鐵塔去年也大量采購磷酸鐵鋰電池。受此消息影響,未來在5G基站儲能方面,磷酸鐵鋰的需求量或將迎來進一步提升。
在充電樁方向上,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1月底全國已建成公共充電樁53.1萬臺,私人充電樁71.2萬臺,車樁比約為3.5:1,依然遠低于規劃,作為新基建中重要的一環,其產業鏈市場或將迎來新一輪增長。
信息來源:光大證券、中泰證券、廣發證券、東方財富、中汽協、國家發改委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江岸)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如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