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隨著鋰離子電池行業的興起,其負極材料也得到了蓬勃發展。尤其是石墨材料因其導電性好,結晶度高,層狀結構穩定,適合鋰的嵌入-脫嵌等特點,成為理想的鋰電負極材料。為了促進鋰離子電池負極行業的健康發展,我國從2009 年開始就陸續頒布了相關標準,涉及原料、產品和檢測方法,提出了各項參數的具體指標,并給出了相應的檢測方法,對負極材料的實際生產和應用起到了指導性作用。
2020年2月1日起,GB/T 24533-2019《鋰離子電池石墨類負極材料》將代替GB/T 24533-2009《鋰離子電池石墨類負極材料》正式啟用。本標準規定了鋰離子電池石墨類負極材料的術語和定義、分類及代號、技術要求、試驗方法及檢驗規則等。適用于鋰離子電池作為負極使用的石墨類負極材料。
起草單位
GB/T 24533-2019《鋰離子電池石墨類負極材料》由TC183(全國鋼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上報,TC183SC15(全國鋼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炭素材料分會)執行,主管部門為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主要起草單位為深圳市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東島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貝特瑞(江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惠州市貝特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山西貝特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市貝特瑞新能源材料有限責任公司 、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 。
術語和定義
鋰離子電池石墨類負極材料采用的是結晶型層狀結構的石墨類炭材料,與正極材料在一定體系下協同作用實現鋰離子電池多次充電和放電,在充放電過程中,石墨類負極接受鋰離子的嵌入,而放電過程中,實現鋰離子的脫出。石墨類負極材料的理論容量為372(mA•h)/g,顏色為灰黑或鋼灰,有金屬光澤。
產品分類
鋰離子電池石墨類負極材料分為天然石墨、人造石墨以及復合石墨三大類。其中天然石墨用NG(Natural Graphite)表示;人造石墨用AG(Artifical Graphite )表示;復合石墨至少含有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雙組分的石墨材料,用CG(Composite Graphite)表示。而人造石墨又可以進一步分為以下3種:
(1)中間相炭微球人造石墨,用CMB表示;
(2)針狀焦人造石墨,用NAG表示;
(3)石油普焦人造石墨,用CPAG表示。
表1 鋰離子電池石墨類負極材料等級
產品代號
產品代號由類別代號、等級代號、D50和首次放電比容量等依次排列組成,即:類別代號-等級代號-D50-首次放電比容量,具體示例見表2。
表2 產品代號示例及其表示的含義
技術要求
對于技術要求,外觀上為顏色灰黑或鋼灰,有金屬光澤的粉末。對于理化指標,鋰離子電池石墨類負極材料的理化指標應符合表1的規定,若有特殊要求由供需雙方協商確定。
表3 典型天然石墨類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技術指標
表4 典型人造石墨類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技術指標
表5 典型復合石墨類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技術指標
鋰離子電池用碳材料發展至今,石墨材料由于其特殊的微觀結構、成熟的生產和改性工藝、較大的原料儲量,一直是主流的負極材料,并且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仍將持續下去。新標準的啟用,對石墨負極材料的實際生產和應用起到了指導性作用,利于其健康發展。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三昧)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