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十三五”以來,在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政策的大背景下,2016年,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恢復增長勢頭,1~2月受春節和政策因素影響新能源汽車產銷量較低,3月出現恢復性增長,4月銷量增長較快。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與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的廠家銷售數據,2016年,新能源乘用車將呈現同比較快增長和月度走穩的態勢。4月新能源乘用車呈現同比高增長和環比高增長的勢頭。2016年4月新能源狹義乘用車銷量20703輛,同比增長149%,環比3月增長33%。新能源汽車的產銷已呈現出明顯加速的態勢。
新國標規范電池行業發展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在2016年3月突破2萬輛后,4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2月份實現了50%的增長,達到了3萬輛。對此,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主要原因依然是限行、限購政策在持續地推動消費市場向前發展。
與此同時,高速發展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市場將迎來新國標,規則的變化將影響不達標電池企業及搭載這些電池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業內人士分析,新規則或將改變競爭格局,此前占較大市場份額的三星、LG等海外動力電池巨頭將失去部分市場,具有競爭優勢的國產動力電池企業將從中受益。
據悉,工信部正在修訂《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修訂版征求意見稿),預計最早第三季度將出臺。新征求意見稿中要求動力蓄電池檢測要通過《汽車動力蓄電池單體和系統生產企業延伸檢查要求》,否則搭載該電池的新能源車輛將無法進入推廣目錄、無法獲得補貼。新標準擬在一年后的2017年7月1日全面執行。
該征求意見稿是針對2009年發布的工信部44號文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作出的修訂,其中明確要求動力蓄電池檢測要通過《汽車動力蓄電池單體和系統生產企業延伸檢查要求》,否則使用該電池的新能源車輛無法進入推廣目錄獲得補貼。
據悉,《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修訂版征求意見稿)將設立動力電池新國標。其中新增對電池方面的要求值得相關企業關注。未來若通過并正式實施,將影響動力電池現有格局。
據最新征求意見稿,裝用的動力蓄電池(包括超級電容器)單體和系統生產企業必須滿足《汽車動力蓄電池單體和系統生產企業延伸檢查要求》。已通過延伸檢查的單體和系統生產企業,不需重復檢查。延伸檢查要求與《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中的要求一致,除了生產規模等方面要求,還需達到2015年發布電池新國標。
在技術上,新國標的影響體現在兩方面。首先,此前因延伸檢查要求和《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一致,業內以為已經進入目錄的企業可以幸免,但事實并非如此。工信部要求已經進入公告的企業也必須重新檢測,“已列入公告的單體企業,應按照GB/T 31484-2015、GB/T31485-2015和GB/T31486-2015三項標準要求,對典型產品進行重新檢測,并于2016年6月底前提交具有動力蓄電池檢測資質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逾期未提交的撤銷公告資格。”其次,未列入公告的單體和系統企業要求更為嚴格,“在申報《規范條件》時,應按附件所列標準要求對典型產品進行檢測,并提供具有動力蓄電池檢測資質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采用未列入目錄企業單體產品的系統企業申報時,需同時提交具有動力蓄電池檢測資質機構出具的單體產品檢測報告。”
動力電池新國標強制執行各界眾說紛紜。目前,我國共有150余家電池企業,進入前三批單體目錄的電池企業有25家,不論是否進入目錄,這些企業都要根據新國標進行技術調整。
針對動力蓄電池新國標的強制執行,CATL、比克、普萊德、波士頓等多家電池企業均表示,執行電池新國標整體具有積極意義。一方面,由于政策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支持,動力蓄電池領域利潤凸顯,近幾年來進入電池領域的企業大量增長。同時,前政策相對寬松,標準體系不健全,使得大批電池企業野蠻生長,產品水平良莠不齊,劣質低價產品破壞了市場的公平競爭,為新能源汽車埋下了安全隱患。另一方面,隨著技術水平的發展,原有的標準也不能完全適應技術發展,通過執行相對更嚴格、更高的電池標準,能夠鼓勵企業致力于技術研發,將技術不達標的企業清掃出局,從而達到引導技術進步的目標。
碳酸鋰企業擴產
動力電池新國標的制定將進一步規范國內動力電池市場的發展,同時新能源汽車業勢必因此受益,并得到進一步發展,在這樣的預期下,目前,碳酸鋰市場價格快速上漲,這使為動力鋰電池提供原材的碳酸鋰企業加快產能釋放步伐,進入碳酸鋰行業的新貴企業也紛紛上馬生產線。
斯太爾6月1日在互動平臺上表示,青海恒信融碳酸鋰大線正按照計劃順利推進,爭取早日完成建設。去年7月,公司公告稱,全資子公司江蘇斯太爾利用1.53億元自籌資金,采用增資模式,對青海恒信融鋰業進行增資并實現控股。恒信融鋰業年產1.8萬噸碳酸鋰項目在去年獲得環評批復,通過了青海省環保廳的評審。
為保證原料供應,下游公司則加快向上游延伸。以六氟磷酸鋰龍頭天賜材料為例,全資子公司九江天賜與參股子公司容匯通用擬投資設立九江容匯鋰業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8000萬元。其中,九江天賜合計出資2400萬元,持股比例為30%,新設立公司主要生產碳酸鋰及氫氧化鋰等產品。
此外,海外巨頭也在加快產能擴張步伐。5月23日,國際三巨頭之一的FMC宣布,將分三階段新增2萬噸氫氧化鋰產能,擴產完成后,氫氧化鋰產能將達3萬噸。第一階段預計于2017年年中完成并開始投產,整個擴產項目計劃于2019年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