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眾所周知,以碳為電極材料的傳統鋰電池,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另外,傳統鋰離子電池循環壽命有限和對極限溫度耐受性較低,應用有局限性。日前,安徽一家企業成功研制出納米鈦酸鋰電池并通過技術鑒定。這種新一代納米鈦酸鋰電池產品可在-30℃低溫下保持常溫時的性能,具備產業化條件。
日前,由安徽天康新能源有限公司研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內首個納米鈦酸鋰電池,通過國家動力及儲能電池檢測中心的檢測和省級科技成果鑒定。此次研發的新電池是國內首個具備產業化條件的納米鈦酸鋰電池,可在-30℃低溫下保持常溫時的性能。
據介紹,普通鋰離子電池有高比能量、高比功率、高能量轉換效率、長循環壽命等優點,但存在低溫時難以放電和充電等問題。安徽天康與北京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復旦大學的專家合作攻關,大膽采用鈦酸鋰為負極材料,以及增加壓縮應變恒壓閥等核心技術,歷時4年研發出了安全、環保、長壽命的新一代納米鈦酸鋰電池產品,無論在性能以及體積比上都大大超越了其他鋰電池產品。
日前,由安徽天康新能源有限公司研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內首個納米鈦酸鋰電池,通過國家動力及儲能電池檢測中心的檢測和省級科技成果鑒定。此次研發的新電池是國內首個具備產業化條件的納米鈦酸鋰電池,可在-30℃低溫下保持常溫時的性能。
據介紹,普通鋰離子電池有高比能量、高比功率、高能量轉換效率、長循環壽命等優點,但存在低溫時難以放電和充電等問題。安徽天康與北京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復旦大學的專家合作攻關,大膽采用鈦酸鋰為負極材料,以及增加壓縮應變恒壓閥等核心技術,歷時4年研發出了安全、環保、長壽命的新一代納米鈦酸鋰電池產品,無論在性能以及體積比上都大大超越了其他鋰電池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