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大連理工大學化工學院寧桂玲教授負責完成的“球形與纖維狀高純超細氧化鋁粉體制備技術”,日前通過了教育部科技成果鑒定。鑒定委員會專家認為:以金屬鋁為原料、有機溶劑為介質,制成醇鹽后在溶液中通過改變水解添加劑等手段有效控制氧化鋁顆粒大小與形狀,是一項高新技術。經查新,未見文獻報道,屬于國際先進水平。高純超細氧化鋁粉體是一種用途廣泛、科技附加值高的化工產品或中間品,對這種粉體進行球形化與纖維化控制合成,有利于提高產品應用的針對性和產品性能的競爭力。本次鑒定的制備技術具有以下特點:一是產品純度可在99.9% 99.999%wt的范圍內進行調節(jié),顆粒形狀及顆粒大小和長/徑比可在球形和纖維粒子之間進行調節(jié);二是粉體產品呈松散的軟團聚狀態(tài),在適當溶劑中可分散成單分散的納米顆粒懸浮液,具有深加工性和應用前景;三是條件溫和、易控制,反應介質對設備無腐蝕,容易進行工業(yè)轉化;四是工藝過程有機物循環(huán)使用,環(huán)境污染小,屬環(huán)境友好制備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