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廈門口岸起運的大陸首批540噸散裝高嶺土成功運抵臺灣。這是廈門口岸首次出口散裝高嶺土到臺灣。
自2008年12月,海峽兩岸“大三通”正式全面啟動后,兩岸往來集裝箱費用從原來340美元/標柜降至140美元/標柜,下降幅度達58.8%,為兩岸企業拓展市場提供了較好條件。
兩岸企業緊抓機遇,積極接洽運作,尋求合作商機,其中,閩南最大的高嶺土生產廠廈門中藝陶瓷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秉著先行先試的原則,先以袋裝的形式出口高嶺土到臺灣,后經接洽改為散裝出口,僅此一項每年可為企業節省30多萬元的運裝費用。而兩岸“大三通”的全面啟動后,每年可為企業節省4萬多美元的集裝箱費用,有利于企業更好地開拓臺灣市場。
廈門檢驗檢疫局同安辦事處充分發揮對臺檢驗檢疫先行示范區優勢,積極促成兩岸高嶺土貿易。工作中,力保質量先行,從源頭開始加強監管管理,對輸臺散裝高嶺土進行風險評估,建立“企業質量管理體系+檢驗檢疫日常檢驗監管”相結合的綜合質量管理體系。并對企業進行分類管理,鼓勵企業向一類、二類企業發展。
針對一、二類企業的直航貨實施抽查檢驗,抽檢率減五成,為企業開辟快速通關綠色通道,以先行的服務營造企業便捷通關環境,有效地促進兩岸高嶺土貿易發展。
自2008年12月,海峽兩岸“大三通”正式全面啟動后,兩岸往來集裝箱費用從原來340美元/標柜降至140美元/標柜,下降幅度達58.8%,為兩岸企業拓展市場提供了較好條件。
兩岸企業緊抓機遇,積極接洽運作,尋求合作商機,其中,閩南最大的高嶺土生產廠廈門中藝陶瓷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秉著先行先試的原則,先以袋裝的形式出口高嶺土到臺灣,后經接洽改為散裝出口,僅此一項每年可為企業節省30多萬元的運裝費用。而兩岸“大三通”的全面啟動后,每年可為企業節省4萬多美元的集裝箱費用,有利于企業更好地開拓臺灣市場。
廈門檢驗檢疫局同安辦事處充分發揮對臺檢驗檢疫先行示范區優勢,積極促成兩岸高嶺土貿易。工作中,力保質量先行,從源頭開始加強監管管理,對輸臺散裝高嶺土進行風險評估,建立“企業質量管理體系+檢驗檢疫日常檢驗監管”相結合的綜合質量管理體系。并對企業進行分類管理,鼓勵企業向一類、二類企業發展。
針對一、二類企業的直航貨實施抽查檢驗,抽檢率減五成,為企業開辟快速通關綠色通道,以先行的服務營造企業便捷通關環境,有效地促進兩岸高嶺土貿易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