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生于山東濟南
1996.9-2000.7 吉林大學、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本科學習
2000.7-2002.5 山東小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從事納米材料應用開發工作
2002.9-2007.7 吉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學專業、碩博連讀
2007.9-2009.8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Research Assistant
2009.9-Now 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從事教學科研工作
辦公地點:浙江大學玉泉校區北門電工廠生產樓二樓能源材料研究室207房間(具體位置請參看實驗室介紹)
標志性成果:
以“類離子液體中微/納材料的非傳統制備及性能”為研究主線,在表面涂層、儲能材料方面取得標志性成果:(1)發明鎂合金表面離子液體轉化膜技術,制備出自愈合疏水防腐涂層,揭示超潤濕涂層表面織構化的演變規律;(2)提出離子液體電刷鍍工藝,創新電結晶鍍層技術,揭示多元金屬離子在類離子液體中的共沉積機制,完善非水體系電結晶理論;(3)揭示類離子液體的熱分解路徑,發明了針對儲能材料的離子熱綠色制備方法,探明類離子液體中產物組成和結構的調控規律,解析復合化功能涂層在電化學反應中的構效關系。
自2009年任職以來,以第一/通訊作者身份在J. Mater. Chem.-A、Nano Energy、Surf. Coat. Technol.、ACS Appl. Mater. Interf.、Corrosion Sci.、J. Electrochem. Soc.等專業權威期刊上發表SCI檢索論文57篇,所發表論文被“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收錄”的200多種期刊引用總計1346次,其中他人引用1111次(檢索時間:2018年9月19日),H因子為23。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11項,獲授權中國發明專利9項。
相關成果得到國內外同行的廣泛引用和正面評價。DESs的發明人、英國萊斯特大學Andrew P. Abbott教授在其重要的8篇論文中引用了候選人的研究結果,并給予正面評價。由于學術業績突出,受邀參加“2014中國功能材料科技與產業高層論壇”、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mall Science (ICSS 2014)等學術會議,作會議邀請報告10次。為Springer出版社的《摩擦學百科全書》(2013年版)撰寫Electroplating詞條。入選Clarivate Analytics(原湯森路透知識產權與科技事業部)公布的2016、2017、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和Elsevier科技部中國區發布的2016、2017年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材料科學領域)。
任SCI收錄刊物《Frontiers in Materials》評審編輯、Cell出版社刊物《Heliyon》-Material Science section 副編輯、《重慶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編委、2015-2017期間任《RSC Advances》副編輯。國際仿生工程學會會員、CSTM標準化技術委員為基礎與共性技術領域委員會委員、歐洲ERA、香港RGC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通訊評審人。 |